警惕“考试冷静药”健康风险:虚假热潮下的处方药陷阱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159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近日,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发现,不少网友热衷于分享所谓的“考试冷静药”,声称在应试前服用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然而,相关医学专家揭露,这些药品实为心血管疾病处方药盐酸普萘洛尔,擅自服用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隐患。专家建议公众理性对待考试压力,切勿盲目用药,以免得不偿失。

网友们在帖子中描述亲身经历时,常夸大药物的积极作用。例如,小红书用户“momo”回忆道,她服用了盐酸普萘洛尔参加驾照科目二考试,虽感到头脑清晰且顺利通过,但事后却出现嗜睡症状。另一网友“晚安”分享,曾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前尝试此药,体验似乎良好:声音洪亮,四肢稳定,考试表现流畅。然而,评论区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许多人反馈服药后头晕、心悸甚至恶心,暗示这种“神奇药物”的弊端被忽视——非但难助冷静,反可能加剧不适。

心内科专家徐嘉纯强调,盐酸普萘洛尔作为β受体阻滞剂,临床上用以控制高血压和心律失常,不适合健康人群用作“冷静剂”。在处方使用中,禁忌症包括哮喘、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他警告,盲目服用恐引发支气管痉挛、低血压或神志模糊等风险,严重者可能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日常考试中的适度紧张是人类自然反应,与其依赖药物,不如通过科学方法调节:嚼口香糖、握压力球或睡前聆听放松音乐等安全策略,能有效激活身体机能应对挑战。

在健康反思层面,这类“网红药物”风潮暴露了监管与教育漏洞。盐酸普萘洛尔通过电商平台轻易可得,只需虚假申报血压问题即可购得,凸显审核机制失效。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对考试成果的过度焦虑——本是检验知识与能力的舞台,却被扭曲为滥用药物的“赛场”。破解乱象需多方努力:强化社交平台内容审核,打击伪科学传播;重塑教育价值观,减少分数崇拜,让健康而非短期优势成为人生标杆。最终,一粒药不该定义成败,理性才是应对一切挑战的解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两山论”20年,看中国的绿色跃迁 儿童电话手表突然自燃,还能不能戴了? 近400件文物亮相纪念特展 全景式展现华侨抗战历史
治安工作不放松、安全放在笫一位 员工虚构就业证明骗取竞业补偿被法院认定违约 需退钱并担违约金 医疗升级|AI算法赋能冠脉检查,武汉一医院实现微小病变精准筛查 青年携手农遗创新:全球农耕文化交流在上海启动 光影破浪,双帆出海:连接世界的抗战记忆
北席村葡萄丰收致富 电力赋能助产业腾飞 重庆氢能“动力芯”驱动中国绿色新里程 警惕“考试冷静药”健康风险:虚假热潮下的处方药陷阱 西安中欧班列十年奋进:累计开行破30000列,筑就欧亚高效物流大通道 2025宁波网球公开赛首批阵容揭晓:金花王欣瑜领衔,莱巴金娜、克雷吉茨科娃强势加盟
文旅融合新图景:2025年中国旅游业的价值革新与技术破局 广州暑假ACG盛宴:展会点燃消费热潮,二次元文化闪耀盛夏 “体育外卖”风靡暑期:教练上门教体育,家长省心孩子乐学 烽火仁心刘道荣与台湾义勇队抗战记忆 潍县烽火熔铸和平城:创伤之地焕发新生
纪录电影《山河为证》: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读懂“两山”理念的辩证思维 公益诉讼守护革命记忆 离石区修复17处抗战遗址焕新颜 广东队青少赛日收双银一铜 接力小将憾负新科纪录创造者 职业教育中产教协同育人的瓶颈与应对
港大学者识别肝癌抗药关键靶点,新型抑制剂CL26联合用药疗效显著 匠心制作引爆荧屏:《凡人修仙传》收视登顶全球热播 2023年前七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强势增长9.1%,多元市场布局推动新动能 晋中祁县早熟鲁丽苹果迎丰收 “千万工程”助力果园升级 AI时代的诗意成长:少年山海觅诗心
党旗映初心 担当护民安——甘肃榆中旧庄沟村党支部抗击山洪纪实 蓝色循环 生态共富:中国台州的海洋环保创新实践 盛夏文旅看点:各地特色项目激活“避暑经济” 人形机器人引爆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7万人现场见证科技热潮 虚假保险催缴骗局:警银联动 成功拦截德阳女子30万失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