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仁心刘道荣与台湾义勇队抗战记忆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03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在民族存亡的时刻,1939年2月,于浙江金华,台籍抗日将领李友邦在中共浙江省委的支持下,发出“要救台湾,就要先救祖国”的呐喊,创立了特殊的抗战力量——台湾义勇队。这支队伍并非传统的作战部队,他们深入前线、后方乃至沦陷区,在政治斗争、宣传慰劳、生产建设尤其是医疗救护领域,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和台湾的光复,默默贡献着不可或缺的独特力量。来自台湾台南的医者刘道荣,正是义勇队首批23名队员中的一员。

1907年出生于台南的刘道荣,早年为求学于1922年移居福建厦门。抗日战争烽火燃起后,他因组织带领台籍学生参加抗日游行而遭日本领事馆通缉。李友邦将军的号召为他指引了方向,1939年他辗转抵达浙江,投身台湾义勇队。凭借精湛的医术,他历任前线军医、外科医师,在浙东一九〇师野战医院里,从死神手中挽救了大量官兵的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刘道荣年幼的女儿刘惠敏,当时年仅7岁,也毅然加入“台湾少年团”,成为团里最小的成员,用稚嫩的歌声、舞蹈和街头剧表演方式,为救亡图存贡献力量。

为了更直接服务抗战军民,台湾义勇队先后在浙江金华、衢州、兰溪及福建,附设了四所“台湾医院”,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其中,设于浙江衢州的那一所被命名为“第二台湾医院”,成为刘道荣医生战斗的又一个重要“战场”。这座后来见证了台湾同胞抗战历史的建筑,其前身旧址即是今天衢州古城的衢州书院所在地。

1940年夏天,日军在浙赣铁路沿线及衢州机场周边投掷鼠疫杆菌,悍然实施细菌战,导致衢州城西成为恐怖的“死亡区”。面对这惨无人道的疫情,当地医生对防治手段认知有限。此时,“台湾医院”的医生们挺身而出。刘道荣与队友们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最前线。凭借他们掌握的西医专长和对特效药的运用,迅速投入到防控和治疗工作中。“有的医生怕瘟疫,台湾医生不怕”成为当时百姓的口碑。他们隔离消杀、发放防疫手册、指导百姓用石灰消毒、焚烧污染物,并将珍贵的特效药分装成小瓶,贴上“台湾医院赠”标签,紧急送往疫区。他们建立的这条“生命防线”,有效地阻止了疫情蔓延,挽救了许多生命,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赢得了当地军民由衷的赞誉。

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尤其是在浙赣战役期间,日军的频繁轰炸让位于城内的“第二台湾医院”多次损毁,不得不一度将内科迁移至乡下,而外科则顽强坚守在衢州小周王巷旧址。在炮火轰鸣中,刘道荣与他的同事们始终守护着衢州军民的伤痛病体。直到1942年6月,衢州最终不幸沦陷,他们才奉命撤退转移至福建后方医院继续工作。撤退后,刘道荣受李友邦将军委派,还加入了第三战区的对敌日语宣传播音队,利用精通日语的优势,在战地广播中进行瓦解日军士气的宣传策反工作。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1946年,国民政府要求台湾义勇队队员返台。然而,迁返费微薄,无法支撑刘道荣一家七口人的归途。况且,他已在衢州安家,妻子是当地人,这里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战争创伤的衢州人民急需医疗力量,离不开他们熟悉的“台湾医院”。正如地方《大明报》所载启事所说:“善承各界友好,纷纷挽留,隆情高谊,至深感慰。”响应民间的强烈挽留,1946年3月,刘道荣毅然集合尚未返台的医师,在小西门街二十号重新树起“衢州台湾医院”的招牌,继续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新中国成立后,刘道荣积极拥抱新社会。1952年,他带头响应号召,捐献出价值3000余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亲手将“衢州台湾医院”并入新成立的衢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完成了由战地医院到公立医院的转变。这份奉献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1959年抗击温州霍乱,他在火车站为旅客体检把守关口;1960年代奔赴乡村,为治疗农民浮肿病而翻山越岭;1966年更是主动承担起筹建并独自看护麻风村数十名患者的重任,坚守长达十年……

2025年6月,记录台湾同胞在浙江、福建前线英勇参与抗战史实的《台湾义勇队档案》,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份珍贵的文献,是两岸同胞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历史铁证。诚如刘道荣后人所言,那一代的台胞义士们,怀着“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坚定信念,在纷飞战火中守护同胞。这份跨越海峡的炽热家国情怀,是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最深刻见证。矗立在衢州古城中的书院旧址,无声地承载着这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国防教育与民生关怀共融 ------芜湖隐园防空洞变身市民避暑乐园 健身娱乐与红色教育同频共振 “两山论”20年,看中国的绿色跃迁 儿童电话手表突然自燃,还能不能戴了?
近400件文物亮相纪念特展 全景式展现华侨抗战历史 治安工作不放松、安全放在笫一位 员工虚构就业证明骗取竞业补偿被法院认定违约 需退钱并担违约金 医疗升级|AI算法赋能冠脉检查,武汉一医院实现微小病变精准筛查 青年携手农遗创新:全球农耕文化交流在上海启动
光影破浪,双帆出海:连接世界的抗战记忆 北席村葡萄丰收致富 电力赋能助产业腾飞 重庆氢能“动力芯”驱动中国绿色新里程 警惕“考试冷静药”健康风险:虚假热潮下的处方药陷阱 西安中欧班列十年奋进:累计开行破30000列,筑就欧亚高效物流大通道
2025宁波网球公开赛首批阵容揭晓:金花王欣瑜领衔,莱巴金娜、克雷吉茨科娃强势加盟 文旅融合新图景:2025年中国旅游业的价值革新与技术破局 广州暑假ACG盛宴:展会点燃消费热潮,二次元文化闪耀盛夏 “体育外卖”风靡暑期:教练上门教体育,家长省心孩子乐学 烽火仁心刘道荣与台湾义勇队抗战记忆
潍县烽火熔铸和平城:创伤之地焕发新生 纪录电影《山河为证》: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读懂“两山”理念的辩证思维 公益诉讼守护革命记忆 离石区修复17处抗战遗址焕新颜 广东队青少赛日收双银一铜 接力小将憾负新科纪录创造者
职业教育中产教协同育人的瓶颈与应对 港大学者识别肝癌抗药关键靶点,新型抑制剂CL26联合用药疗效显著 匠心制作引爆荧屏:《凡人修仙传》收视登顶全球热播 2023年前七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强势增长9.1%,多元市场布局推动新动能 晋中祁县早熟鲁丽苹果迎丰收 “千万工程”助力果园升级
AI时代的诗意成长:少年山海觅诗心 党旗映初心 担当护民安——甘肃榆中旧庄沟村党支部抗击山洪纪实 蓝色循环 生态共富:中国台州的海洋环保创新实践 盛夏文旅看点:各地特色项目激活“避暑经济” 人形机器人引爆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7万人现场见证科技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