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世界粮食论坛(中国)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活动,于八月上旬在上海圆满落幕。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2025世界粮食论坛的配套活动,这一盛会以“农耕文明”为桥梁,通过国际青年圆桌对话会、实地考察和多国共创营等形式,搭建起农业文化遗产与全球青年行动的创新联动平台,旨在推动活态传承与技术赋能的融合实践。
在本次活动中,来自13个国家的青年代表们踊跃参与,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农业应用和绿色贸易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日本知名导演竹内亮主导了青禾农遗视觉创作工作坊,他不仅指导跨国文化纪录片创作,还率领青年团队前往上海金山进行实地调研拍摄,促进跨文化视觉表达的学习与启发。这体现了青年力量在驱动全球农遗创新上的核心作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周利瑾在发言中强调,青年群体不仅享有农遗传承的福祉,更是核心推动者。她表示,世界粮食论坛的平台为青年提供了探讨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挑战的契机,并鼓励青年开发面向农遗系统创新的解决方案,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动力。
中国外文局总编辑高岸明通过视频致辞阐释了中国智慧在农遗领域的全球贡献。他指出,此次活动通过多语种传播和多形态呈现,将农业遗产的智慧价值传递至世界各地。这一行动不仅是国际传播助力文明对话的创新尝试,更彰显了中国以活态传承加产业赋能推动文化共栖的引领性。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曾子心则展望了中国在联合国农遗倡议中的实践方向。她指出,中国作为积极响应者,将持续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资源,并全力支持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
今年,“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计划扩展至韩国济州岛和老挝万象等地举办后续活动,促进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构建多元、包容的国际青年合作网络。整个活动旨在以科技与文化创新,实现农遗智慧的可持续传播。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