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9月25日公布,在无锡斗山遗址发现一座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该城址是迄今长江下游地区已知最早的史前城址,也是中国早期城址的重要代表。
斗山遗址于2023年新锡快速路工程考古调查中被发现,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以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为主。考古项目负责人周润垦介绍,此次发掘最关键的成果是揭示了由三条壕沟和内外两道墙体构成的防御体系。内墙与外侧壕沟形成完整的圆角方形闭合结构,外墙及外围壕沟主要分布于遗址北侧,南半部可能因后世水系与村庄建设遭到破坏。
遗址壕沟与墙体内出土的陶片均属马家浜文化时期,经碳十四测定年代不晚于距今6000年。这一发现为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早期社会组织形态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实证。
作为“考古前置”机制的成果,斗山遗址的发掘体现了建设工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推进。专家表示,该城址的发现将深化对中国史前城址演变序列的认识。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