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秋分时节,山西临汾尧都区县底镇的千亩药材基地迎来丰收。药农田间忙碌的身影中,王志文捧起饱满的地黄块茎欣喜地说:"现在电力保障到位,灌溉加工都省心,十亩地预计能收入近5万元。"作为尧都区药材产业核心区,县底镇依托独特气候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地黄、黄芩等道地药材种植,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黄土地上致富"。
当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药材种植规模扩展至万亩,并开发系列深加工产品。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稳定的电力支撑。国网临汾供电公司创新"电力+产业"服务模式,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田间线路特巡,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等技术排查隐患,并为每个片区配置专属客户经理,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
针对药材种植的特殊需求,供电部门为育苗基地安装智能温控系统,为加工车间升级电气化设备,为仓储环节提供双电源保障。这些精准服务不仅提升了药材品质,更延长了产业链条。目前已完成田间用电巡检28次,解决各类问题12项。
从智能灌溉到冷链物流,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电能已成为贯穿药材全产业链的"血脉"。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传统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形成人才回流、产业振兴的良性循环。如今连片的药材田与整齐的电力线路交织成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展现着黄土地上的时代生机。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