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漫步襄阳古城,汉江碧波与千年城墙相映成趣。近年来,当地通过系统生态治理,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监测数据显示,襄阳28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保持100%,汉江干流稳定维持Ⅱ类优质水质。
襄阳将水污染防治作为重点任务,推行"三水共治"理念,并与周边地区建立联防联治机制。曾经积雨成涝的襄水河,经过综合治理已成为古色古香的"国潮街",被誉为襄阳版"清明上河图"。
在大气治理方面,襄阳创新推出"绿色工地"应急管控豁免机制,促进扬尘治理与项目建设协同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1.8%,PM2.5浓度同比下降5.6%。
生态修复工程同样成效显著。曾经的火石山垃圾填埋场经过生态修复,现已变身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2019年以来,襄阳已完成13家矿山、95.65公顷的生态修复任务。
绿色产业正在襄阳蓬勃发展。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形成六大产业链,2024年循环经济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乡村地区也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堰河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发展为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的4A级旅游景区。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襄阳的实践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