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速封关前行的关键时期,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核心任务。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廖罗喜于8日在海口的一场发布会中详细指出,海南正着力提升面向外商和海外人士的高频政务服务效率,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政务生态系统。这次发布会重点解读了新实施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条例》,展现了海南在制度创新上的持续突破。
为了高效优化投资服务,海南率先推动集成化线上平台建设。省内多个部门正联合打造统一对外的海南自贸港国际服务门户,计划在PC端和移动端同步上线,覆盖商务投资、就业求职、观光休闲及消费购物等多元需求。该平台内容精准且实用性强,特别在“在线办事”专栏提供八类高频服务事项,包括入境通关、健康预约、居留证明、工作许可和注册设立等30项内容,为外籍个人和企业带来高效便利。
与此同时,海南强化了线下办事的便利性。各地正编制服务手册,指导外国人在琼州工作、旅行、投资、学习和购物等活动。海口与三亚等重点城市已在政务大厅内设立国际服务专区,配备专业外语团队协助办理工作签证、居留许可及企业开办等环节。支付环境也持续升级,在景区、交通枢纽和餐饮住宿等场景推广境外银行卡支付功能,近期还将优化机场与动车站的服务设施。
畅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机制是另一核心工作。借助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对话会等交流平台,海南构建了常态化的诉求响应体系。12345热线增设国际专席,便于外商和外籍人士高效咨询或反馈问题。除此之外,海南聚焦投资准入、财税支持及产业优惠政策等热点领域,形成“政策工具箱”和“服务包”,通过国际门户一站满足用户需求。政府还将建立面对面定期沟通机制,完善对企业需求的闭环管理,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