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李竹如:以笔为刃、以墨为枪的新闻战士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78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在山东东营利津县委党校,红色利津教育体悟中心内,有一尊雕像,总能吸引参观者驻足凝视——他昂首挺胸,紧紧攥拳,目光如炬,凝望前方。这便是利津县走出的第一位中共党员、新华社山东分社首任社长、新闻战线抗日英烈李竹如。

TAA5Y2O23E2qY0ef.jpg

 李竹如像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李竹如把‘一张报纸胜过一发炮弹’这句话常挂在嘴边,他主办过多种报纸,以笔为刃、以墨为枪,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新闻抗战的铿锵旋律!”每当参观者来到这里,中心讲解员丁洁都会动情讲述抗战烈士的故事。

  夏日,利津县黄河大堤上,草木葱郁。大堤旁的庄科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文化村,李竹如就出生在这里。

  20世纪20年代,李竹如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白天读书、剪报,夜里组织学生到家里听他读报、宣讲时事和进步思想。1925年春节,李竹如在自家大门贴上了“马列传天下,世界要大同”的对联,这既是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信仰。

  1927年,李竹如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进步青年一起创办《竞进》周报。

  “我要把妨碍社会的丑恶肃清,叫社会美化!”在李竹如的遗物里,有1929年他在南京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系读书时写的十几篇日记,这是当年6月24日日记中的一句话。

  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

  九一八事变后,他参与领导南京中央大学和南京各校师生的抗日救亡运动;奔走办报,如在济南创办《新亚日报》、在上海参与创办《文化报》等,用文字把抗日救亡的火种播撒在山川大地……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李竹如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几乎没带什么行装,却带了蜡纸、钢板和刻字铁笔,把《中共中央宣言》《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印成传单,沿途散发给群众。在晋东南,他留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做民运工作,创办《中国人报》,后任《新华日报》(华北版)副总编辑。1939年5月,被选调去山东。回到故乡后,他仍然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在担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期间,兼管《大众日报》、兼任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等。

  当时,《大众日报》创刊不久,报社工作人员多是年轻人,缺乏经验,李竹如便亲自抓编辑、记者队伍的建设。同时,他一直保持在济南、上海办报纸的习惯,总是亲自主持社论委员会,每周至少发一篇社论。

  1940年1月,寒风裹挟着物资封锁的阴霾,一位报社同志焦灼地找到李竹如说:“印刷厂油墨纸张告急,咋办?”

  李竹如把目光投向寻常的有光纸,从未有人用这种纸印报,因此敌人查禁较松。“前人没做过,我们就闯出一条路!”李竹如与工人们并肩攻关,吃睡在机器旁,反复调整机器压力与墨量,终于克服了油墨渗透难题,让有光纸的反面也能清晰印字。

  “在抗战进入更加困难的今天,记者担负着更加光荣的任务,他站在宣传战的最前线,不仅是一个宣传家、鼓动家与社会教育家,还应是一个组织者、督促者与指导者。”1940年9月,李竹如在文章《光荣的历史与光荣的任务》中这样写道。

  1941年6月28日,新华社山东分社在临沭县(今临沂市辖县)成立,这是新华社国内分社中的第一个省级分社,李竹如兼任分社社长。当天,分社播发了《八路军破袭 敌伪皆望风披靡》《清河区广大青年涌上抗日哨岗》《泰山区实行统一支差办法》等6篇消息。在战事频繁、通信设施简陋、人员紧张的条件下,新华社山东分社起到了宣传群众、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桥梁纽带作用。

  无论在何时何地,李竹如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以坚定的立场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战线,坚定人民的抗战决心。1942年秋冬之际,侵华日军在沂蒙山区发动大规模“扫荡”,李竹如和战友隐蔽在山沟里,一边守卫通信线路,一边印制内部通讯。11月2日,在对崮峪突围战斗中,李竹如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37岁。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爷爷对我父亲影响很深。”年过六旬的李竹如孙女李晓波告诉记者。她说,父亲李维民也追随爷爷脚步,于1946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前锋报》《进军报》《人民前线报》《解放军报》等担任记者,在新闻战线冲锋陷阵。

  “我还珍藏着爷爷的文集、当年办的报纸和参加革命活动的老照片,但最宝贵的财富是伟大抗战精神。这些都是我家的传家宝。”李晓波感慨道。

  如今,在利津县李竹如烈士纪念广场、烈士陵园、红色利津教育体悟中心等纪念教育场所,李竹如烈士雕像静静矗立,见证着祖国大地的日新月异。

  今年40岁的讲解员丁洁,也是利津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已任教15年。她说,自红色利津教育体悟中心2023年开馆以来,党校学员来此参观是必选课程,通过沉浸式体验,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传承是让火种永不熄灭的关键。李竹如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新闻战歌。我们要用心用情讲好抗战故事,赓续红色基因!”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高原贝母再续“跨海赴约” 青海绿色优品持续输台 海南自贸港多措并举提升外商投资政务服务环境 沪盛启"全民健身日"全国主会场活动 点燃冰雪热情与健身活力
醉美睡莲绽鱼台,美丽经济绘就生态振兴画卷 新疆检察聚焦“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为自贸试验区注入法治动能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浴火蜕变:延安从抗战堡垒到生态典范 河北昌黎:服装服饰产业提档升级助力经济发展
琴澳一体化再提速!横琴单牌车将实现“一标通琴澳” 陕西洋县:以法治力量促进朱鹮种群保护 “陆良蔬菜号”中老铁路冷链班列首发 “国际晒秋队”来篁岭啦!崖上古村晒出世界丰收 这5种食物隔夜不能吃,别拿健康开玩笑!
长安全新启源Q05申报图 将年内上市 刘晓庆被指偷漏税核查结果公布,举报人是否面临追责?律师解读 杨迪回应干吃蒙脱石散登上央视新闻 调查: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认同更大的课堂在祖国大地上 从“津派文化”到“和合天下”
马斯克警告:微软会被OpenAI生吞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李竹如:以笔为刃、以墨为枪的新闻战士 中纪央媒网编委会总编戴成明华东区域副主编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峰一行对华东部分区域雨情受灾情况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世运会 | 高温与降雨难挡赛场内外的激情和美好 黄之锋涉与罗冠聪等人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案,将交付香港高等法院审理
国防部:赖清德之流“跪美卖台”最终只能是羊入虎口 免签政策推动中韩游客“双向奔赴”升温 医生变“网红”?警惕直播带货中的医疗科普变形记! 老汉瓜破壁突围:阳光美味出天山,万里迢迢入万家 走出“绩点枷锁”:中国高校掀起学业评价体系多元革新浪潮
琴澳共用电子标签:横琴单牌车通关迎便利新升级 老区红韵映“航天”六安研学基地的基因融合之路 —记航天扎根革命老区让红色基因赋能航天梦想 《东极岛》今日震撼公映 水下实拍镌刻孤岛拯救史 唤醒民族血性真章 免费幼儿园大班政策全面推行 千余万家庭今秋迎减负“礼包” 《长安的荔枝》唐代服饰受热赞 文明互鉴成就华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