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贺兰山东麓脚下,一片绵延五千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正被重新定义。全国首个省级葡萄酒产业专项空间规划的出台,为这片紫色梦想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
在宁夏近日召开的政策吹风会上,当地政府公布了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宏伟目标:到2030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建成300座酒庄,品牌价值突破500亿元,力争实现综合效益1500亿元。
专项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今年8月正式发布的《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2025—2035年)》,成为全国首个专门针对葡萄酒产业制定的省级空间规划。这份规划范围覆盖宁夏4市12县(区),涉及32个乡镇、95个行政村及农林牧场,总面积约5890平方公里。
规划为宁夏葡萄酒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空间保障和方向指引。通过对标法国波尔多、意大利托斯卡纳、阿根廷门多萨等世界知名产区,宁夏致力于打造规模适度、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新格局。
规划重点确保了酿酒葡萄种植用地、产业发展建设用地和酒文旅融合用地的空间需求,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布局保障产业空间
根据规划内容,宁夏将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空间管控,结合现有产业布局,统筹利用荒漠化草地、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科学划定酿酒葡萄种植区保护范围。
这一规划将有效解决葡萄酒产业当前面临的地理空间受限、要素供给不足等资源环境约束问题。通过协同推进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管理,宁夏致力于将贺兰山东麓建设成为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的全国重要葡萄酒产业基地。
规划的实施将帮助宁夏葡萄酒产业突破发展瓶颈,为未来增长拓展新的空间。
多元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宁夏将立足贺兰山东麓的自然地理禀赋与开发保护实际,突出区域化布局,推动数字化赋能,促进多产业深度融合。未来,当地计划实现葡萄酒生产、销售、流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将双轨并进,最终形成产业区、旅游区、生态区空间融通、内涵延伸、功能互补的新格局。这种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葡萄酒产业附加值,也将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宁夏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这份跨越十年的产业规划,不仅展现了宁夏将葡萄酒产业打造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决心,更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前瞻性思考。贺兰山东麓这片古老的土地,正酝酿着一场紫色的产业变革。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