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区创新涉外普法 打造国际化法治服务新模式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110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留学生齐聚浙江工业大学报告厅,全神贯注地聆听一堂专门为他们定制的全英文法治课。这是杭州市西湖区正在推进的涉外普法系列活动之一。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涉外企业和外籍人士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杭州市西湖区通过校地联动、数字赋能和精准服务三大举措,系统化推进涉外法治传播,着力提升涉外法治服务能力。

01 校地协同育人才

2024年9月,西湖区司法局联合多所高校和律所共同组建的“青年(涉外)律师成长学院”正式成立,开启了涉外法治人才培育新篇章。

该区坚持专业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理念,建立起一支220余人的涉外法治人才库,并组建了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团、创新创业法律服务团等多支专业团队。

学院开设国际商事仲裁、WTO规则实务等专业课程,还推荐优秀律师赴英国研学,已成功培养80余名“法律+外语+产业”复合型人才。

创新实训模式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通过举办模拟法庭、青年律师外语演讲大赛、企业出海沙龙等活动,为涉外法治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

02 数字平台扩影响

“普法直播内容非常实用,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一位荷兰籍教师如此评价。

为突破时空限制,西湖区积极构建数字化普法矩阵。“法韵西湖”直播平台每半月开展一次法律直播,目前已播出213期,成为外籍人士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渠道。

针对企业出海需求,该区在“西湖企服”AI数智平台开设“西商出海”专区,整合法律、税务、海关等政务服务,通过AI助企专员实现涉外法律咨询等11项服务全天候智能应答。

03 精准服务贴需求

西湖区注重根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构建起全方位的涉外普法生活圈。

针对企业出海,创新搭建“西湖链链看”平台,组建线下出海联盟,编制海外知识产权指导手册,已帮助20家企业成功匹配合作伙伴。

在高校留学生服务方面,打造“法治第一课”品牌,连续两年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留学生入学法治教育大会,全英文解读中国法律法规,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西湖区通过系统化推进涉外普法,有效提升了涉外法治服务能力。从企业出海合规指导到留学生法治教育,从涉外法律服务到跨境法律知识传播,该区正在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外法治建设之路。

让法治保障更贴民心,让法律服务更近民生,这一创新实践为提升中国涉外法治传播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长江首艘光伏游轮启航 开启绿色航运新篇章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水利设施体系 惠及人口超6亿
电影《浪浪人生》北京首映 主创分享温暖家庭力量 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焕新启幕 青春活力闪耀复兴岛 福建传统折子戏展演落幕 稀有剧种焕发新生机 永福罗汉果飘香海外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两岸同胞宁德共庆中秋 文化交流深化血脉亲情
杭州西湖区创新涉外普法 打造国际化法治服务新模式 WTT中国大满贯赛开幕 孙颖莎王楚钦强势晋级 “绿幕直播间”造假成风,虚拟背景冒充源头工厂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横竖”创世界纪录 排练11个月打磨精品!雷剧《苏子与罗湖》9月29日公演 剑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农村客货邮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多项措施提升服务效能 枝江同心花海:科技赋能农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民乐特色农产品借电商渠道走出深山 太湖新辟两条水上旅游线路正式试航 三亚游艇产业蓬勃发展 前九月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
非遗技艺延边辣白菜:从餐桌“C位”到致富产业 广东茶位费争议引热议 餐饮收费合理性受关注 湖北枝江向巷村:柑橘产业带动乡村美丽蜕变 山西转型发展见实效 "天空蓝"成生态新名片 2025中网:郑钦文伤愈回归强势晋级 中国金花女单赛场喜忧参半
多国机器人青岛竞技 人形足球赛成焦点 林芝群众文艺汇演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2025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聚焦可持续发展 呼吁全球协作 闽剧电影《双蝶扇》获金鸡奖提名 将登陆全国院线 2025“白塔夜话”启幕 数字光影点亮京城文化遗产
五千吨级江海联运船首航黑龙江,刷新该航线货运纪录 2024年我国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稳中有升 “小辣椒”长成“大产业” 一颗香梨里的山区”致富路” 史观错乱,背叛民族——赖清德和民进党媚日谬论遭台湾各界挞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