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在福州一座古色古香的戏院内,梨园戏《陈三五娘》的悠扬旋律为为期一周的福建传统折子戏展演画上圆满句号。这场艺术盛宴集中展示了福建戏曲的丰富多样与深厚底蕴。
近日,"经典传承——福建传统折子戏展演"系列活动在福州圆满闭幕。本次活动汇聚了福建省32个演出团体,呈现了13场精彩演出,81部折子戏与1部全本大戏轮番登场,充分展现了福建戏曲的多元艺术风貌。
戏曲盛宴展现艺术多元
此次展演活动中,各演出团体带来了包括梨园戏、莆仙戏在内的多个剧种表演。压轴演出的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传统剧目《陈三五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在观看展演后表示,福建戏曲展现了"深厚悠远的艺术传统、坚韧持久的文化坚守、独树一帜的舞台创造和多元并存的生态传承"。
展演期间,主办方还特邀多位戏曲专家举办了3场学术讲座。专家们围绕"福建戏曲的艺术优势与文化使命"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福建戏曲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精心呵护稀有剧种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朱飞跃特别指出,本次展演中多个稀有剧种的亮相令人欣慰。他表示,历史上许多声腔和剧种都已消失,仅存其名,"而这次我们看到了因精心呵护而幸存的稀有剧种"。
福建作为戏曲大省,戏曲资源积淀丰厚、形态各异,被业界誉为"中国戏曲文化版图的高地"。这些稀有剧种虽然流行范围有限,但兼具观赏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体现了福建文化的多元性与历史厚度。
系统工程促进传承
近年来,福建省启动新时代戏曲"经典传承"系列工程,通过抢救、挖掘和保护传统艺术,复排经典剧目,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为戏曲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2025年,福建创新推出"周末戏相逢"公益性演出品牌,让戏曲经典直达基层,在群众中演出、在传承中发展,彰显新时代八闽戏曲的气韵与风采。
从精心呵护稀有剧种到创新传承模式,福建正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场展演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的生动写照。
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福建在戏曲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全国戏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