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折子戏展演落幕 稀有剧种焕发新生机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87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在福州一座古色古香的戏院内,梨园戏《陈三五娘》的悠扬旋律为为期一周的福建传统折子戏展演画上圆满句号。这场艺术盛宴集中展示了福建戏曲的丰富多样与深厚底蕴。

近日,"经典传承——福建传统折子戏展演"系列活动在福州圆满闭幕。本次活动汇聚了福建省32个演出团体,呈现了13场精彩演出,81部折子戏与1部全本大戏轮番登场,充分展现了福建戏曲的多元艺术风貌。

戏曲盛宴展现艺术多元

此次展演活动中,各演出团体带来了包括梨园戏、莆仙戏在内的多个剧种表演。压轴演出的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传统剧目《陈三五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在观看展演后表示,福建戏曲展现了"深厚悠远的艺术传统、坚韧持久的文化坚守、独树一帜的舞台创造和多元并存的生态传承"。

展演期间,主办方还特邀多位戏曲专家举办了3场学术讲座。专家们围绕"福建戏曲的艺术优势与文化使命"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福建戏曲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精心呵护稀有剧种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朱飞跃特别指出,本次展演中多个稀有剧种的亮相令人欣慰。他表示,历史上许多声腔和剧种都已消失,仅存其名,"而这次我们看到了因精心呵护而幸存的稀有剧种"。

福建作为戏曲大省,戏曲资源积淀丰厚、形态各异,被业界誉为"中国戏曲文化版图的高地"。这些稀有剧种虽然流行范围有限,但兼具观赏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体现了福建文化的多元性与历史厚度。

系统工程促进传承

近年来,福建省启动新时代戏曲"经典传承"系列工程,通过抢救、挖掘和保护传统艺术,复排经典剧目,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为戏曲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2025年,福建创新推出"周末戏相逢"公益性演出品牌,让戏曲经典直达基层,在群众中演出、在传承中发展,彰显新时代八闽戏曲的气韵与风采。

从精心呵护稀有剧种到创新传承模式,福建正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场展演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的生动写照。

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福建在戏曲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全国戏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长江首艘光伏游轮启航 开启绿色航运新篇章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水利设施体系 惠及人口超6亿
电影《浪浪人生》北京首映 主创分享温暖家庭力量 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焕新启幕 青春活力闪耀复兴岛 福建传统折子戏展演落幕 稀有剧种焕发新生机 永福罗汉果飘香海外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两岸同胞宁德共庆中秋 文化交流深化血脉亲情
杭州西湖区创新涉外普法 打造国际化法治服务新模式 WTT中国大满贯赛开幕 孙颖莎王楚钦强势晋级 “绿幕直播间”造假成风,虚拟背景冒充源头工厂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横竖”创世界纪录 排练11个月打磨精品!雷剧《苏子与罗湖》9月29日公演 剑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农村客货邮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多项措施提升服务效能 枝江同心花海:科技赋能农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民乐特色农产品借电商渠道走出深山 太湖新辟两条水上旅游线路正式试航 三亚游艇产业蓬勃发展 前九月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
非遗技艺延边辣白菜:从餐桌“C位”到致富产业 广东茶位费争议引热议 餐饮收费合理性受关注 湖北枝江向巷村:柑橘产业带动乡村美丽蜕变 山西转型发展见实效 "天空蓝"成生态新名片 2025中网:郑钦文伤愈回归强势晋级 中国金花女单赛场喜忧参半
多国机器人青岛竞技 人形足球赛成焦点 林芝群众文艺汇演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2025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聚焦可持续发展 呼吁全球协作 闽剧电影《双蝶扇》获金鸡奖提名 将登陆全国院线 2025“白塔夜话”启幕 数字光影点亮京城文化遗产
五千吨级江海联运船首航黑龙江,刷新该航线货运纪录 2024年我国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稳中有升 “小辣椒”长成“大产业” 一颗香梨里的山区”致富路” 史观错乱,背叛民族——赖清德和民进党媚日谬论遭台湾各界挞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