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95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北京消费者秦女士在7月25日向记者表达担忧:"现在,不仅是'卖家秀',连'买家秀'也变得不可信了。"她提到,网购服装时,商品评论区曾是重要参考,但如今充斥清一色好评,实物却"惨不忍睹"。

6100ab4f8ddf91000d0f1091.jpeg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自导自演",制造虚假好评诱导消费。例如,某电商平台一件连衣裙的评论区,多条"买家秀"照片人物容貌、表情和动作高度相似,放大后竟显示多位"买家"都有6根手指,疑似AI生成失误。网友纷纷跟帖揭露:"一眼AI""做戏做全套"。

商家还盗用消费者分享的内容。一些用户反映,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布的照片和文案被原封不动搬运到商品评论区,卖家也诉苦称店铺评论区几乎被其他商家"搬空"。

为包装商品吸引力,商家甚至雇佣"水军"中介购买好评。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以商家名义联系中介,对方报价"半托"(中介拉群引导刷手操作)每单5元,"全托"(全程交给中介)每单7元。另一中介称支付498元可进入20个"鱼塘"(刷手群),每群近500人。

北京盈善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清鑫指出,商家冒充买家或雇人刷评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此类"水军"黑产链还可能破坏网络安全,引发诈骗等违法犯罪。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攻防对抗研究所所长闫怀志分析,虚假评论泛滥危害深远:真实评价被淹没,消费者购物如"雾里看花";长期形成"造假得利"恶性竞争,挤压诚信商家生存空间,削弱平台公信力,冲击社会诚信体系。

治理方面,闫怀志建议监管部门提升违法成本,建立"一处受罚,全网受限"联合惩戒机制;平台应加大AI识别技术投入,升级算法,对违规商家限流或封号;行业协会可引入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定期发布"红黑榜"营造褒善惩恶氛围。

张清鑫补充,平台需赋予真实"买家秀"更大权重,同时畅通举报渠道,根除虚假评论滋生土壤。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高原竞速:马蹄踏响羌塘草原 渤海湾畔的“绿色变奏”
四川蜂桶寨拍摄到多段大熊猫“吃播”“遛娃”画面 高空看低空:一座小镇的“飞天梦” 足不出户实现 “蔬菜自由” 对话非遗传承人李老师:一针一线,绣出时代新韵 AI照进现实:如何拥抱智能时代的工作与生活?
绿色科技点亮生活:从家庭阳台到智慧城市的生态实践 跨越山海,携手共筑发展梦:一带一路上的中马情谊 秋冬换季健康指南:家庭常备药清单与科学用药提醒 家庭出行新选择:深度体验丰田赛那智能电混双擎 暑期银幕:光影交织的多元娱乐盛宴
笔墨新生:中国书法的当代生活融入与多元价值 杭州队阵容厚度助力,98:66大胜湖州队斩获三连胜 西安将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南京照相馆》香港热映,观众好评如潮 数字化手段助力世界遗产保护:杭州“数智运河”提供创新范例
古风团播:青年群体中的“国风新消费”热潮 峨眉武术热与乐山文旅新风貌 云南鲜花咖啡:两岸交流的“高原特色纽带” 高校迎新机器人“上岗”:科技赋能开学季 折射中国机器人产业新活力 千年古塔“出圈”背后:当“绿色能量窗”遇见文物保护
布鲁斯·威利斯与额颞叶痴呆抗争:家人守护下的硬汉余晖 海南榴莲丰收季落幕 国产鲜品凭"树上熟"优势站稳市场 新式茶饮:以体验创新与健康升级打开茶文化新窗口 开学季“文具出海”热潮涌动 嘉兴制造借创新与服务拓全球市场 短视频代运营陷阱:“零成本变现”幌子下的300万诈骗案
华晨宇火星演唱会苏州开唱 七夕浪漫与文化创新交织 夜游锦江:古今交融绘就成都夜经济新图景 “样式雷”文化赋能 畲族村寨绽放和美新颜 洛川早熟苹果迎丰收季:果香满枝头 产销两旺助增收 健康简约饮食成新风尚 多地餐厅践行抵制野生动物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