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启动 力保秋粮丰收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06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河南、安徽等重点省份,指导抗旱灌溉保秋粮丰收。

1.jpg

      眼下,河南周口项城玉米正值生长关键期,近期的持续高温,再加上有效降水不足,部分地块玉米叶片出现卷曲。在郑郭镇,当地正在进行第二轮全面补水。7台卷盘式自走喷灌机360度旋转,实现精准覆盖,200亩玉米田的滴灌带也持续输送水源。

      河南中原粮仓项城仓负责人 陈良才:我们这有400亩地用的是滴灌设施,剩下用的是卷盘式自走灌溉机,还有一些不好种的地方上的人工,每个地块它都会喝上水。

      目前,在安徽亳州,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已经进入生长旺盛期。近期持续高温少雨,部分地块出现了“卡脖子旱情”。根据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当地也没有有效降雨,因此抗旱补墒迫在眉睫。

      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农户用好滴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设施,水肥并用,开展抗旱浇灌。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 李运超:我们谯城区的玉米大都处于大喇叭口期,缺水会影响雄穗的抽出,花粉坏死,降低结实率,影响产量。因此,当前要及时地浇水。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李婧婧:抓住玉米大豆的关键时期,补水补肥,以夺取秋粮的丰收。

目前,山东6000多万亩秋粮整体长势良好,局部地区因高温少雨,旱象露头。

6月以来,威海降水较多年同期偏少13.9%,为有效缓解旱情,当地加大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玉米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较去年扩大了3倍多。

      在专家指导下,种粮大户张斌正对1000多亩秋粮进行科学灌溉。

      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种粮大户 张斌:根据专家给的指导意见,地里的土壤水分低于65%就要及时灌溉,而且要少量多次补水施肥。我按照这个科学方法通过滴灌带精准地进行灌溉。

      目前,山东威海正发挥各类水利工程、农田灌溉设施作用,积极抗旱,已灌溉面积65万亩次。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聚焦企业需求持续推动“一件事”落地生效 塞尔维亚总统:中企承建“未来之路”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启动 力保秋粮丰收
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在吉林投产 “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十部门联手促农产品消费 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开启预售 35.3万元起 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票房破50亿元 释永信携34人潜逃被拦截?警方:通报是假的
人到中年体检时,若这8个指标都正常,说明你的身体素质还不错! 意大利罗马:被收复艺术品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AI工具可破译千年罗马铭文 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民意代表“大罢免”首轮投票结果答记者问 中纪央媒网编委会主任周立辉与总编戴成明:共筑“就业就是伟大的民生”工程
水蜜桃成农旅融合“甜蜜招牌” 福建柯湾村发展新图景 《泥的名字》:紫砂文化的传承与新生 “苏超”加持,“网红徐州”何以长红? 三伏天不要太节俭,建议:中老年多吃3种高蛋白食物,精神过苦夏 张馨予分享第一次碰到聋哑外卖员经历,呼吁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平台回应
粤港深化中医培训合作 香港医护学成返岗信心足 一棵白杨树 万千戍边情——探访塔城“小白杨哨所”的精神密码 何以衰老?“人体衰老蛋白质图谱”揭开密码 财政发力稳经济 精准施策保民生 数智丝路筑新桥 全球协作创未来 ——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论坛成果综述
"抓住急救黄金30分钟!热射病识别、处置与认知误区全解析" 四臂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上海 大模型“大脑”赋能人形机器自主决策 中国花游新加坡揽金:新阵夺4金包揽集体三金,小将闪耀翻开新篇 百万加油卡快递蹊跷失踪,保价理赔困局何解? 论《青山绿水看中国》的文化自信
安徽:长江禁止捕鱼 全力守护长江生态 贵州儿童多彩暑期生活:阅读滋养、运动磨砺、关爱成长 青海省便民桥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激活人才活力,赋能数字丝路高质量发展 茶香果甜暖民心 大爱无言映初心 ——记陶缘合作社李淑峰与龙泉村的致富温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