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油茶采摘季,浙江青田县季宅乡下庄村57岁的种植户陈永生特地来到村里的"浙南油库"共富工坊。他欣喜得知:今年工坊将继续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统一收购油茶果。
"去年统一加工销售后,我增收三四万元。"陈永生说,"现在我们只需专注种植,省心多了。"作为浙江著名侨乡,青田同时坐拥"浙南油库"称号——30.67万亩油茶面积居全省首位。这片土地正通过创新生产模式、延伸产业链,让小油茶果释放出振兴乡村的大能量。2024年建成的共富工坊,正是这场变革的缩影。
创新机制激活产业动能
采用"国企+强村公司+合作社+私企"联营机制的共富工坊,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
"过去用土法压榨,现在由工坊统一脱壳、冷榨、包装。"陈永生介绍,新技术提升了山茶油品质,价格也水涨船高。2024年工坊首年运行即收购全县60%油茶果,产出12万斤山茶油,实现近千万元产值。通过"保底收购+利润分成"模式,工坊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15-0.3元的价格收购280万斤油茶果,带动百余农户人均增收1.2万元。主理人夏茂表示:"每售出一滴油,约80%收益反哺农民。"
全产业链开拓增值空间
工坊正推动油茶产业向纵深发展。
"我们要把油茶果'吃干榨净'!"夏茂的宣言正在落地:日化领域,工坊获浙江省人社厅认证,成为中国首个山茶油手工皂标准制定者;精深加工层面,联合省农科院申报化妆品基础油专利;山茶花资源对接上海企业定向收购;更研发油茶果壳与兔粪发酵技术,转化出高效有机肥。
侨胞搭起出海桥梁
面对分布全球146国的38.1万青田侨胞,油茶产业迎来国际化契机。希腊青田同乡会会长季忠青正组织数千同乡推广家乡味道:有的通过自有超市上架山茶油,有的用行李箱将特产带往海外。"这是养育我们的家乡味。"季忠青说,"期待新生代侨胞加入推广队伍,年轻人的力量必将更强劲。"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