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湖南祁阳市进宝塘镇石云村迎来红高粱大丰收,800余亩旱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农民们忙碌收割,引入收割机械提升效率。种植大户王文洲介绍:“高粱穗粒饱满饱满,收购价格比往年每公斤高出2元。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保障销路和收益稳定,市场前景光明。”
红高粱因适应性强、技术门槛低,成为进宝塘镇的增收新路径。镇政府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订单模式扩至800多亩。当地升级机耕道等设施,同时探索精深加工创新—传统原粮转化为高粱面、粥料包等热销商品,提升附加值并延伸产业链。祁阳市粮油发展事务中心陈湘华强调:“‘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土地资源,护航农民收入。未来计划扩大种植、深化加工,让高粱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祁阳市八宝镇黄家渡村同步发力,150亩夏季鲜食玉米移栽如火如荼推进。种植户邓燕荣组织农户实施栽种全过程:“政府牵线大企业订单,保底收购除后顾之忧;农技专家常驻指导优选品种和科学管理。”基地吸收近20名农户就业,巩固务工渠道。
市农业农村局为玉米基地提供全程技术支持,依据订单标准精细耕作。“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强效联农,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通过务工、分红增收,严控返贫风险。种植业股股长付义军表示:“鼓励劳动能力群体参与建设并评估成效,奖补奖优强化带农机制,确保规模性返贫底线牢不可破。”
祁阳市因地制宜,以订单农业为核心,结合科技服务和模式创新,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这不仅激活乡村产业血脉,更促进农民长效增收,为乡村振兴描绘出持续可期的繁荣画卷。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