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16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青藏高原守护者的救援篇章

雪豹是国家级珍稀物种,被誉为高原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最近,一只名为“凌小蛰”的雪豹在青海获救,引发大众广泛关注。作为西宁野生动物园的焦点,它的故事折射出保护工作的意义。

小豹幼崽的艰苦历程

今年3月,巡护人员在玉树治多县野外发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雪豹幼崽,年仅半岁,体重不及10公斤。它当时面临骨折、低温脱水和脊椎损伤等危重状态,几近命悬一线。园方火速施救,实施紧急处理并提供专业治疗,同时将其康复进展分享至网络平台,迅速点燃全网热情。

寓意为生的命名缘由

这只小家伙被冠以“凌小蛰”之称。救护中心遵循传统,以“凌”为姓,寓意冰雪般的坚韧与生命的跨越。第二字源于发现时段临近的惊蛰节气,象征新生。整个过程里,工作人员全力引导它走出低谷。

悉心医疗与茁壮康复

经过四个多月精细照料,凌小蛰逐渐走出伤病阴霾。医务人员专门设计营养方案,交替喂食羊肉、兔肉及鸽子肉等丰富膳食。后续阶段,核磁检查后定制了康复隔离区域,并转移到开放通风的空间增强训练。如今它身形圆润,体重已从初始的9.7公斤增至20多公斤,不再步履蹒跚,转而展现奔跑和跳耀本能。

适应新环境与公众互动

上周四,凌小蛰迁入西宁野生动物园雪豹馆专属栖息地。馆内设施便于游人近距离观察,小家伙初次面对游客毫无怯意。近日监控显示,它时而抱冰纳凉,时而翻身嬉戏,吸引众多游客观赏拍照。暑期人潮不绝,线上“云养”计划也深受热捧。

无法归野的未来预判

专家评估认为,凌小蛰虽康复显效,但神经元损可能影响野外生存能力。加之早年缺乏狩猎训练,它不具备重返自然的条件。团队将持续在动物园提供专属庇护。

生态大省的护卫之道

青海作为三江之源,通过国家公园体系推动物种监测与栖息地保护,牧民亦加入协作网格。现有统计显示,高原雪豹数量逾1200只,预计扩群趋势将随创新举措持续提升,折射中国生态韧性的茁壮未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追寻英雄荣光:港青八一访南昌 体验革命热血情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世界级多元盛宴今启幕! 第12届世运会蓉城上演非奥运动万花筒 船锚系民心——探访渔港法庭的“靠前服务” 探索非遗魅力,陕西文化盛宴吸引国际友人参访 《南京照相馆》登顶7月票房冠军,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冲锋在前显担当 “奔跑民警”林勇的军魂与警魂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七星关区统一战线聚力共建 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护航心理健康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人工智能应用广泛:多领域驱动实体经济生产力飞跃 痛别,著名演员逝世 漫评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进三出” H20芯片被曝存在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网信办约谈英伟达 “如期展期90天”对中美解决经贸分歧意味着什么?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河北兴隆县三条“生命线”打通物资运输通道 长洲岛的隐秘贡献:抗战时期的文化精英大营救 山西红色法治文化:历史与法治的碰撞 加依村:天籁弦音奏响文旅富民新乐章
廿载归来!灰太狼携《异国破晓》引爆亲子泪点 中乌中医药中心推动中医落地中亚 海口“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无废细胞”融入社会生活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公布战略目标:2030年力争整车产销500万辆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花都新华坊蝶变:危房重生为非遗文化新地标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智慧世运 成都智造:黑科技勾勒未来赛事新图景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