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大黄鱼因其金黄的外观和细腻的肉质被誉为“国鱼”,而全国每10条大黄鱼中,就有8条来自福建省宁德市。2024年,该市大黄鱼产量达21.4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80%,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宁德大黄鱼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种业创新成为关键推动力。位于宁德的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正致力于大黄鱼育种技术的研发。科研人员运用基因组技术、细胞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手段,筛选优良性状,推动大黄鱼品种持续优化。
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宁芯”系列育种芯片,能够快速检测数十万个基因位点,大幅提高了选育效率和准确性。2022年,实验室选育的“富发1号”通过国家审定,成为水产新品种之一。该品种在同等养殖条件下,18月龄体重比普通大黄鱼提高20%以上。
这些科技成果正快速转化为产业效益。宁德市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大力推动产学研融合。目前,宁德拥有2家国家级现代种业示范场和7家市级以上原良种场,年育苗量占全国90%以上,为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炜豪表示,经过多年选育,如今大黄鱼的品质和产量都得到显著提升。两年龄养成鱼的平均体重,已从2000年的350克提高到目前的600克。
着眼未来,宁德市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由宁德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建的宁德海洋创新研究院已于今年正式成立,将聚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优质品种培育和育种技术升级,为大黄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