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大黄鱼占全国八成市场 科技育种成产业“芯”引擎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110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大黄鱼因其金黄的外观和细腻的肉质被誉为“国鱼”,而全国每10条大黄鱼中,就有8条来自福建省宁德市。2024年,该市大黄鱼产量达21.4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80%,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宁德大黄鱼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种业创新成为关键推动力。位于宁德的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正致力于大黄鱼育种技术的研发。科研人员运用基因组技术、细胞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手段,筛选优良性状,推动大黄鱼品种持续优化。

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宁芯”系列育种芯片,能够快速检测数十万个基因位点,大幅提高了选育效率和准确性。2022年,实验室选育的“富发1号”通过国家审定,成为水产新品种之一。该品种在同等养殖条件下,18月龄体重比普通大黄鱼提高20%以上。

这些科技成果正快速转化为产业效益。宁德市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大力推动产学研融合。目前,宁德拥有2家国家级现代种业示范场和7家市级以上原良种场,年育苗量占全国90%以上,为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炜豪表示,经过多年选育,如今大黄鱼的品质和产量都得到显著提升。两年龄养成鱼的平均体重,已从2000年的350克提高到目前的600克。

着眼未来,宁德市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由宁德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建的宁德海洋创新研究院已于今年正式成立,将聚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优质品种培育和育种技术升级,为大黄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从食不果腹到为“减肥发愁”,中缅边境这个村寨变了! 生态与经济双赢:上林县绿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
宁德大黄鱼占全国八成市场 科技育种成产业“芯”引擎 老区破茧谋振兴,红脉领航向新行 解码雷州市北和镇格内村“百千万工程”实践路径 眉山丰收节农趣赛事热闹开场,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秋游正当时:错峰出行热度高,中老年成主力 雪山下的乡城:藏乡小县的共富新路
高校文化场馆:赓续文明记忆 激扬时代力量 话剧《国士》第二版在沪首演,再现黄炎培半世纪求索之路 马来西亚古晋举办“丝路书香”图书巡回展,推动中马文化交流 新疆果农触网记:小屏幕连接大市场 陕西志丹举办体能大赛预选赛,千余选手参与角逐
偷拍设备网上随意卖,30多元就能买一个 山西科技馆“科学之夜”点亮亲子家庭探索热情 广西田林:人大代表履职引领生态经济,青山变“金山” 凝心铸魂强党性 充电赋能再出发 粤港澳青少年广州共度“精彩一夏”,体验科普非遗志愿服务
江西(上饶)走进京津冀地区产业人才对接会在北京举行 上饶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时银钢荣任名誉会长 高原竞速:马蹄踏响羌塘草原 渤海湾畔的“绿色变奏” 四川蜂桶寨拍摄到多段大熊猫“吃播”“遛娃”画面 高空看低空:一座小镇的“飞天梦”
足不出户实现 “蔬菜自由” 对话非遗传承人李老师:一针一线,绣出时代新韵 AI照进现实:如何拥抱智能时代的工作与生活? 绿色科技点亮生活:从家庭阳台到智慧城市的生态实践 跨越山海,携手共筑发展梦:一带一路上的中马情谊
秋冬换季健康指南:家庭常备药清单与科学用药提醒 家庭出行新选择:深度体验丰田赛那智能电混双擎 暑期银幕:光影交织的多元娱乐盛宴 笔墨新生:中国书法的当代生活融入与多元价值 杭州队阵容厚度助力,98:66大胜湖州队斩获三连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