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0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多和人才流动的加快,背景调查在招聘流程中日益常见,调查范围也日益扩大。这引发了许多劳动者的疑问:背景调查的合理界限在哪儿?如果个人权益因此受损,又该如何维权?

QQ20250728-145439.png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处理了一起案件,求职者起诉背景调查公司,指控其未经核实信息就出具报告,损害其名誉权并要求赔偿。法院在审判中强调,背景调查公司在提供报告时,必须对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和内容真实性尽到合理核实义务。若将未经验证的负面评价纳入报告,导致他人知晓并降低求职者的社会评价,就构成名誉权侵犯,需承担法律责任。

该案源于一句“生活作风存问题”的评价。王某从投资管理公司离职后,应聘一家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委托某背调公司进行背景调查,王某也签署了授权书。背调公司在调查中询问王某前同事刘某后,在报告中标注“价值观、生活作风存在问题(黄灯)”。王某得知后不满,认为报告导致其入职薪资降低且社会评价受损,于是起诉背调公司。

背调公司辩称,其报告仅客观记录刘某的陈述,无需核实内容真实性,且行业规则不要求评判信息。王某未因此失去工作机会,故不构成侵权。法院在审理中查明,王某曾以同样事由起诉刘某,并引用证人证言:报告内容引发公司内部争议,王某入职薪资被削减约5000元。

法院最终判决,背调公司不能只当“传声筒”。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受法律保护。背景调查报告旨在降低招聘风险,直接影响用人决策,因此背调公司对可能损害名誉的信息负有更高注意义务。本案中,背调公司未核实信息来源就标注“黄灯”,并将负面评价发送给第三方,导致王某名誉受损和社会评价降低。法院支持王某的诉求,要求背调公司停止侵权、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精神损失。

一审后,背调公司上诉,二审维持原判。法官柴海燕庭后指出,背景调查不应越界。用人单位有权了解求职者与岗位直接相关的情况,如学历、工作经历和技能,以保障用工诚信。但调查范围应限于必要信息,避免侵犯隐私和名誉。实践中,少数求职者隐瞒信息或造假,但无边界的调查并非正当理由。背景调查必须遵守“知情-同意”原则,确保信息处理合法、必要和诚信。对敏感负面评价,背调公司应审慎核实来源,防止“背调”沦为“滥调”,保护求职者权益。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迎来“成年礼” 这个盛会成为中国东盟深化合作新起点 新款坦克500静态体验:舒适性与智能化双重升级 欧洲议会高官:美欧贸易协议严重失衡并损害欧洲利益
晨雾中的乌苏浪子湖 三部门联合出台意见强化打击帮信犯罪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高效通关驱动西藏外贸升级 智慧医保暖民心,“十四五”服务再升级 朱芸编蓉城奏响“融合狂想” 东西方乐器共谱音乐新章
暑运新浪潮:"交通+旅游"双轮驱动乡村游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莲香榕影话乡情 港澳学子沉浸文山古村 新锐闪耀主场扬威 国羽四冠收官中国公开赛 同球共济:共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新未来
浙江文化强省建设二十年:产业出海、文化扎根、遗产活化的三重蝶变 中国AI惠及全球:跨越国界的智能解决方案 拉萨河两岛内河绿色生态廊道:生态修复新篇章 “双一流”学子缘何走进职教实训基地?京唐两校共破“重理论轻实践”困局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聚焦企业需求持续推动“一件事”落地生效 塞尔维亚总统:中企承建“未来之路”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启动 力保秋粮丰收 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在吉林投产 “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十部门联手促农产品消费
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开启预售 35.3万元起 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票房破50亿元 释永信携34人潜逃被拦截?警方:通报是假的 人到中年体检时,若这8个指标都正常,说明你的身体素质还不错! 意大利罗马:被收复艺术品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AI工具可破译千年罗马铭文 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民意代表“大罢免”首轮投票结果答记者问 中纪央媒网编委会主任周立辉与总编戴成明:共筑“就业就是伟大的民生”工程 水蜜桃成农旅融合“甜蜜招牌” 福建柯湾村发展新图景 《泥的名字》:紫砂文化的传承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