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货距离3公里以上的单子不接,易碎易坏的酒水或蛋糕订单排除,配送费30元以下的单子筛掉……部分外卖骑手利用可自定义订单距离、范围、金额、种类的“抢单外挂”,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近日,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对陆某等人提起公诉,法院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判处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个月至三年不等,各并处罚金。
2023年10月,陆某自学算法,根据某外卖平台众包程序编写外挂代码。该程序允许骑手自行设置订单价格、距离、类型等关键词参数,自动抢到耗时短、费用高的“优质单”。陆某将外挂包装为四种时效的卡密:体验卡免费1小时、日卡5元、周卡20元、月卡60元,通过社交软件和App推广,并发展10余名下级代理。代理不仅销售外挂牟利,还协助测试程序性能,甚至有人专门破解同类外挂以压低价格抢占市场。
前骑手周某就是典型代表。他最初因抢不到“优质单”而苦恼,偶然发现同行借助“外挂”轻松接单后,便自行搜索使用。“用了外挂,一天能多接十几个好单,多赚100多元。”尝到甜头的周某转为兼职贩卖外挂,后全职投入。2023年10月,他通过骑手交流群结识陆某,成为其代理,彻底告别跑单生涯。
2024年2月底,当地网安大队巡查发现,有骑手利用外挂多次抢到超出配送范围的订单。经外卖平台安全部门核查并报案,公安机关迅速介入。2024年6月,长春净月高新区检察院受理此案。办案检察官梳理130余册卷宗,整合编程日志、聊天记录、销售数据及资金流水,并与警方协同补充侦查,构建三层证据链:通过关键词抓取技术串联碎片化聊天记录,厘清代理层级;反查支付平台锁定核心销售账单;专业鉴定确认外挂程序侵入外卖平台系统,非法干扰正常派单。最终查明,陆某团伙从研发、代理到破解形成完整犯罪链条,非法获利23万元至2000元不等。
检察机关指出,陆某等人的行为不仅侵害平台系统安全和运营秩序,还剥夺其他骑手公平接单机会,虚假数据更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情节特别严重。法院近日采纳公诉意见,依法对12名被告人作出上述判决。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