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假洋牌"乱象:高价收割与监管破局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579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近期,某电商直播间伪进口奶粉乱象被曝光,本地生产的普通冲调燕麦粉,被堂而皇之冠以洋品牌高价售卖。此类“假洋牌”骗局在电商直播间屡见不鲜,消费者频频跌入陷阱。

“假洋牌”多现于美妆、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其套路已然“成熟”:成本低廉的普通商品在国内生产、在国外注册商标,仅仅冠以“洋名”,便摇身一变为高端进口货,身价倍增。部分主播在直播间刻意模糊商品真实身份,轻描淡写商标背景,再辅以精心设计的话术,诱导消费者冲动下单,令人防不胜防。

这本质上是利用消费者“进口等于高品质”刻板印象的商业欺诈。更令人愤慨的是,不少“假洋牌”以次充好、虚标成分,消费者支付了昂贵的“进口溢价”,到手的却是货不对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劣质产品。

“假洋牌”的危害不容小觑:

侵害消费者权益:涉嫌虚假宣传,侵犯知情权与选择权。食品、保健品一旦出问题,更直接威胁消费者健康。其生产、销售均在国内,却借“洋名”抬高定价,直接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

挤压正规品牌空间:凭借虚假光环,挤占用心做好产品的正规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当优质国货因品牌认知度不足输给“假洋牌”,将严重削弱行业创新动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终结乱象,平台与监管部门需双管齐下:

直播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准入机制,严审品牌背景及生产经营信息,及时封限违规编造信息、虚假宣传的账号。

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对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行为重拳出击,让“假洋牌”及其推手付出代价;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机制,形成高压震慑。

屡屡曝光的骗局警示消费者:

购物时擦亮双眼:仔细甄别,莫被主播演技与氛围裹挟。务必细查产地、原材料等关键信息,堵死“假洋牌”可乘之机。

树立理性消费观: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早已今非昔比,盲目崇尚“洋品牌”的心态已然过时。应以更自信、理性的眼光,发现和支持真正优质的国货精品。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青海海东启动媒体行活动 多角度展示河湟文化魅力 沂蒙山茶产业调研:绿叶变“金叶”的绿色之路
54部中国学研究经典亮相上海 涵盖16国学者成果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秋日润燥首选百合 滋阴安神缓解秋燥不适
华侨华人助推农业科技合作 中外融合共筑粮食安全 粤港澳发布新一批“湾区标准” 累计已达262项 《余生有涯》定档10月16日 聚焦夫妻携手共渡人生风暴 宁夏乡村学校“燃梦行动” 五年阅读改变移民子女成长轨迹 北京空中丝绸之路联通94条航线 辐射7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点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广西糖业瞄准810亿元产值 打造国际先进制糖基地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国家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山西省海外联谊会国情研修班开班 港澳海外理事开启山西交流周 宁化油茶产业绿了荒山富了民 水土治理与特色农业双赢 枣庄辣子鸡的产业化之路:从家常菜到百亿集群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展览走进山东大学,推动简牍文化传承创新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河南“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国乒男女队双双挺进亚锦赛四强,半决赛将战日韩 舞剧《天工开物》启动海外巡演,首站登陆悉尼歌剧院 全国首部大湾区轨道交通条例出台,2026年起实施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湖北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带动就业与人口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