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绘新卷 山东乡村振兴走出特色路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2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年来,山东以文化为魂、旅游为桥、乡愁为基,通过国家级试点引领与省级典型示范,推动多产业融合,让乡土文化 “活” 起来、乡村旅游 “火” 起来、百姓腰包 “鼓” 起来,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曲阜鲁源新村依托孔子诞生地尼山与夫子湖资源,将儒家文化融入乡村发展。村里民宿门前立家风家训,设文化展馆与儒学讲堂,开展经典诵读、《射礼舞》演出,现有民宿 200 余家,形成三大主导产业,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淄博博山红叶柿岩旅游区打造 “奇幻聊斋” 沉浸式剧场,年客流量超 140 万人次;东营垦利区举办杨庙黄河大集等活动,带动 2 万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 3000 元。山东还创新举办各类乡村文化活动,“群众演群众看” 小戏小剧去年创演 2.2 万场,惠及 245 万余人次。

山东乡村旅游已从 “小众体验” 升级为 “大众选择”,从 “单点开花” 迈向 “全域绽放”。济南莱芜区打造文旅 IP,设计 10 余条精品线路,培育 “四季村晚” 品牌;济宁泗水县以 “乡村振兴合伙人” 机制,打造龙湾湖示范区、等闲谷艺术小镇,后者年吸引游客超 500 万人次。同时,乡村公共空间不断升级,济南 “天上的街市” 度假区、潍坊凤凰引民宿艺术村等,为游客提供多元体验。目前,山东已有 4 地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山东推动文旅与多产业深度融合,释放 “乘数效应”。菏泽巨野县以工笔牡丹画为核心,现有书画从业者 2 万余人,文创衍生品远销多国,2024 年书画产业综合产值达 45 亿元。威海文登区吸引 500 余名高校人才,德州齐河县培育 8500 名基层文艺骨干。按规划,到 2025 年山东将培育 80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出多个休闲度假项目,建成全国知名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臭水坑蜕变“金虾塘”静海董庄窠刘玉忠逆袭成“养虾大王” 从贩运活鱼到领办养殖,带乡邻蹚出乡村振兴“渔”致富路 山东“土特产”闯世界:猪小肠变身高附加值医药原料
盐城湿地论坛推动青年参与保护,全球教育网络正式启动 湖北襄阳生态治理见成效,汉江水质连续两年100%优良 马铃薯变身"金疙瘩",承德传统漏粉工艺创世界纪录 跨越千里的教育接力:金沙县7900名学子迎来优质教育资源 澳门改挂八号风球应对“桦加沙” 低洼地区严重水浸逐步缓解
盐城论坛聚焦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江苏海洋生产总值破万亿 村BA全国总决赛宁夏折桂,冠军奖品牵走“万元黄牛” 皮影戏唤醒古村落:塘栖古镇百年技艺焕发新生 抗战题材影片引发观影热,票房佳绩折射历史记忆传承 台风“桦加沙”防御进行时:新寮镇党委书记陈进诗率队督查光伏项目施工队转移安置工作
黑土稻浪涌 丝路稻花香 签了“代理合同”却干着员工活,劳动者维权获法院支持 沙漠玫瑰“织网”记:于田县用3米深根锁住沙丘,花开两朵富了生态鼓了腰包 AI助手引领国庆出游新方式,行程规划更省心 丰收节到了!从大集到“村晚”,这里“丰”景正好
这边,“丰”景正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台风“桦加沙”逐渐远离 香港改发“八号风球” 丰收节里话增收,青海海东晒出 “农业答卷” 黄庄月饼:老手艺的新味道 山西运城启幕关公文化旅游节,推动文商融合与国际传播
西藏青稞田边讲述农牧业变迁,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 智慧通关新体验:海南自贸港“二线口岸”货物1分钟高效通行 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举办26周年活动 业界共商科创发展新路径 高原足球联赛圆满落幕,玉树牦牛队成功卫冕 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在津颁奖,多元体裁共“见证文学的力量”
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珍藏“功勋矿”,见证共和国奋斗岁月 高铁开通助推白山旅游升级,国庆推出多条主题线路迎客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开幕,“重构星空”展现多元文化对话 云南地理标志运营平台启用,助力特色产品直达国际市场 西藏金秋丰收图景:曲松展销火热 岗嘎苹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