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阶段:从污染防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6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年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污染防治、绿色转型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万里河山正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环境质量改善,感受身边的“蓝天白云”

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身边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这背后是一系列扎实的数据支撑:

空气质量显著提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从2013年的超标水平改善至2024年的29.3微克/立方米。同时,这些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在2024年达到了87.2%。

水环境质量稳步向好: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突破90% 大关。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连续多年稳定保持在Ⅱ类,母亲河焕发新的生机。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源于中国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不懈努力。

发展模式变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国正在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将生态环境保护内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能源结构优化:中国已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这一比重已升至28.6%。

典型案例:云南的绿色转身:作为生态大省,云南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保护与转型,云南的绿色能源已跃升为第一大支柱产业,装机容量增长至9500万千瓦,高原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让“绿水青山”的价值真正显现。

系统性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治理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长江大保护的成效: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提出以来,长江流域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绿色转型。随着《长江保护法》的实施和“十年禁渔”的推行,长江生物多样性退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江豚等珍稀物种的出现频率增加,长江水生态启动自我修复。

国家公园筑牢生态根基:中国已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前,全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已超过30%,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法治与政策,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坚实的法治保障和完善的治理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的关键。

法治体系日益健全:近年来,中国制定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修改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并启动了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工作,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基础更加牢固。

县域治理精准发力:县域是生态治理的基本单元。通过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落实“河长制”、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等举措,生态环境治理的“毛细血管”被有效打通,推动了生态环境治理由政府主导向全社会参与转型。

未来展望: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尽管成就斐然,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未来,中国将: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

着力破解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持续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等标志性战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潘表光调研重点项目工程建设 郑国良调研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福州“科学之夜”点亮假期 互动科普激发青少年探索热情 林甸风光发电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升压站主体提前封顶 成都春熙路上演机器人嘉年华 科技赋能商圈新体验 用人单位过错致劳动者空窗期 法院判令承担赔偿责任 河南全力应对阴雨挑战 保障“中原粮仓”秋收有序推进
朱鹮之乡绘就有机产业新图景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阶段:从污染防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西藏比如县萨普景区文旅融合显成效 多元举措助推乡村振兴 东西方艺术共谱敦煌新章 《米薇的敦煌》兰州成功首演 第十三届环太湖自行车赛开赛 国际车手竞逐长三角
故宫博物院迎百年华诞:从皇家禁地到人民文化殿堂的世纪嬗变 宁夏“宁艺好戏”双节走基层 文化盛宴激活乡村文旅新场景 长春确立文旅产业新目标 2030年剑指六千亿产值 福建三明柯山畲族村“晒秋”正当时 绘就乡村多彩丰收图景 港迪联手举办气候金融会议 共促绿色资金流动
中老铁路双节期间客货运输两旺 凸显国际通道活力 浙黔山村结对共建 携手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梯田咖啡屋与青春创业潮:念山村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居家养老迈向“精细化” 多方合力破解服务升级难题 科学家精神在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照亮报国之路
中俄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在哈尔滨圆满落幕 缙云古迹焕新声 千年文脉展新韵 2025年国庆档票房报收18.35亿元 电影市场活力迸发 寻乌早橙抢鲜记:智能分选助力赣南脐橙提速上市 山西河津秋粮抢收见闻:烘干设备助农减损保归仓
南皮县秋收见闻:智慧农机助力玉米归仓与绿色耕作 生态双收:稻鳖共生模式让农田产出翻番的金秋故事 三亚首开直飞白俄罗斯航线,洲际网络再拓展 香港中秋国庆长假迎客近140万人次,零售餐饮业消费畅旺 秋收进程近半,农业科技助力丰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