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当前全国秋粮收获已完成近四成,各主产区陆续迎来收获高峰。在湖南浏阳的4000亩稻田里,多台现代化收割机正协同作业。当地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机械化收割效率较人工提升约20倍,同时新型机型可减少3%的粮食损失。目前该市水稻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90%。
黑龙江桦川县合作社通过升级收割机核心部件,将收获率提升至95%。这项技术改进使得每百亩耕地能多回收5亩地的粮食,合作社12000亩土地相当于增产600亩。
农业科技在育种领域也取得新突破。四川邛崃培育的"青香优19香"杂交水稻兼具独特风味与抗倒伏特性,产量较传统香稻提升5%-15%。吉林榆树通过推广水稻旱育壮秧等技术,实现亩产提高25公斤以上。
秋收时节,特色农产品同样喜获丰收。辽宁义县33万亩花生进入采收期,预计亩产最高可达千余斤,创近年新高。当地已建立起完整的加工产业链,将花生制成休闲食品和食用油销往全国。
在吉林大安,盐碱地养殖的小龙虾展现出独特市场优势。利用北方生长周期特点实现反季节上市,每斤售价达35-45元。推广的"虾稻共生"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每亩增收可达两三千元。
河北献县的千亩枣园则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拓展销路,同时发展深加工产业,将小枣制成枣汁、枣酒等20余种产品,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各主产区正抓住晴好天气加快收获进度,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各类优质农产品持续供应市场。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