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章荣富、熊海英 )江西三清山报道:
晨曦为笔,云海为卷,一支身着义警制服的队伍正在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温情描绘担当。当金秋的晨曦如同温柔的画师,将第一抹暖光洒向江西三清山的云海,这座“江南第一仙峰”在缭绕的云雾中缓缓苏醒。山脚下,人流早已汇成热情的海洋,而在这熙攘之中,一支身着统一制服、脚蹬马丁靴的义警队伍,如同散落在山间的星辰,在七点未到之前就已各就各位。
他们以责任为经纬,用温情作针线,为这片仙境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守护网。
在游客服务中心、索道入口、观景台等关键节点,江西三清山义警们的身影如同明亮的灯塔,为游客指引方向。他们化身为热情的向导,用清晰的指引和耐心的解答,为游客驱散迷路的困惑。
“请问到巨蟒峰怎么走?”“索道需要排队多久?”面对源源不断的问题,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嘴角始终挂着微笑。
有的义警则成为游客旅途中的专属摄影师。“来,笑一个!”他们熟练地操作手机或相机,为游客记录与三清山的美好邂逅。镜头下,老夫妻相视而笑,孩子好奇地张望,年轻人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这些瞬间被永恒定格,而义警们的身影却从未出现在照片中——他们永远是镜头背后的记录者。
更有义警默默关注着游客的需求。当看到有游客背着沉重的背包,他们会主动上前分担;“小朋友,注意安全,别跑太快!”他们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安全。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如同秋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位游客的心。
挺身而出的暖心瞬间
长长的台阶前,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忧虑。陪同的子女望着陡峭的阶梯,面露难色。这时,几位义警快步走来:“我们来帮忙!”
他们小心翼翼地抬起轮椅,一步一步,稳健而坚定。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背,但他们的手臂始终平稳。到达观景平台时,老人眼中闪烁着泪光,紧紧握住义警的手:“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这辈子可能都看不到这样的美景。”
午后气温升高,一位小孩突然中暑,脸色苍白,家长急得不知所措。正当众人慌乱之际,一位义警快步跑来:“我是医生!”她迅速检查孩子情况,从随身急救包中取出药品,轻声安抚着孩子和家长。不到十分钟,孩子的脸色逐渐红润,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家长感恩不已,这位王医生义警平淡地说:“这只是我的本职工作,在哪里都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江西上饶公安局三清山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道胜作为安保负责人,一早就来到现场督导检查。他穿梭在人群中,时而驻足与义警亲切交谈,时而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他真诚的问候——“大家辛苦了!”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位义警的心间。
当绍兴的一对老年夫妻因门票问题焦急万分时,刘道胜亲自赶来帮忙解决。他和蔼可亲的笑容和耐心细致的态度,很快化解了老人的焦虑,义警们看到了榜样力量——领导不仅是指挥者,更是与大家并肩同行的伙伴。
平凡义警的不平凡选择
正午时分,停车场的角落里,一群身影格外动人——义警们正轮流蹲着吃饭。刘道胜端着快餐盒,与大家席地而坐。餐盒里简单的青菜豆腐,映衬着他黝黑的脸庞,那是长期坚守户外工作的印记。
“大家轮班吃饭,但安保不能有空档。”刘道胜的身影出现在哪里,快餐就吃到哪里。这种与基层人员同甘共苦的精神,让义警们感受到了关怀与支持。
站在我旁边的蒋梅云,是一家服装店老板。每逢义警执勤任务,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关上店门,投身安保工作。为了更好地履行义警职责,她还经常牺牲营业时间参加培训。
“生意可以以后再做,但守护三清山的责任不能等。”蒋梅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义警的心声。
像蒋梅云这样的义警在三清山并不少见:有的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是在家做手艺的师傅,还有的是经营民宿的老板。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因同一份信念聚在一起——守护三清山,服务八方客。
如今的三清山,不仅有奇峰怪石、云海翻腾的自然美景,更有一道流动的人文风景线。当游客们惊叹于“东方女神”的秀美和“巨蟒出山”的奇绝时,也会记得那些身着制服、默默奉献的义警。他们的故事,与三清山的云雾交织在一起,随风传颂。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