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曾经闲人免进的工厂车间,如今正变成游客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智能制造与互动体验融为一体,开启工业旅游新模式。
宽阔明亮的车间内,工业机器人轻盈翻转,精准装配车身部件,AMR物流小车沿既定路线无声穿梭。在小米汽车工厂,游客们目睹机械臂“咔嗒”作响间,一辆汽车从骨架变成整车的全过程。
类似这样揭开制造奥秘的工业旅游,正成为年轻人休闲消费的新热点。
智能工厂:沉浸式科技课堂
“在网上看各种理论参数和亲眼所见完全是两回事!”一位刚结束参观的“技术粉”张先生难掩激动,“当你亲眼看到几百台机器人协同作业,那种秩序感和精准度,真的超级酷!”
智能工厂已成为生动的科技课堂。小米汽车工厂依托419台工业机器人、304套视觉系统和94台物流机器人,构建了一个集研发、生产及深度体验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乐园。
正在参观的李女士望向兴奋的孩子说:“我家这个‘小车迷’今天特开心,看到完整的流程和这些高科技设备,一路说个不停,好像他离当汽车工程师的梦想更近了。”
工业旅游的科普价值正在显现。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伯英认为,工业旅游让深奥的科技知识在真实工业场景中变得直观可触,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互动体验:从参观到共创
如果说智能制造工厂以硬核科技令人震撼,那么美食工厂则为游客带来了“可玩可尝”的烟火气息。
在广西柳州螺霸王产业园,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袋装螺蛳粉源源不断地下线。参观结束后,游客可以在自助体验餐厅自选材料、自配调料、自己烹煮。
“一进车间,那股熟悉的酸笋味就扑面而来!”游客刘女士兴奋地说,“这次来游玩,亲眼看到米粉的蒸制、汤料的标准化调配,还是很震撼的。”
互动体验正在更多工业场景中加速落地。在江苏南京的卫岗新鲜时光梦工厂,儿童穿上实验服可体验挤牛奶、包装、监测一系列工作。
在山东青岛的啤酒博物馆内,游客可解锁啤酒主题剧游、夜游,品尝以百年啤酒酵母发酵的面包。
市场潜力:工业旅游迎来发展机遇
工业旅游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机遇期。据携程最新发布的2025年国庆旅游数据,高科技与重工业研学游成为市场黑马。
其中,航天与汽车工业游的市场关注度占比超过20%,重庆816核工厂、吉利汽车工厂、嘉兴火箭工厂等入围关注度榜单前五。
小米汽车工厂自去年4月开放参观至今年上半年,报名人数已突破15万,月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
青岛啤酒博物馆在春节黄金周吸引4万余人次参观,仅门票与特色啤酒消费即创收400万元。
中国工业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旅游产值平均约占旅游总收入的10%至15%,而我国目前还不足5%。
与日本、德国等工业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仍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公布两批共122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六批共232家国家工业遗产。
未来,随着更多工厂打开大门,将有越来越多游客能够走进生产线,亲眼见证“中国制造”的科技魅力与文化故事。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