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日,湖北襄阳南漳县公安局通报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激活电话卡的案件,6名犯罪嫌疑人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1年至1年8个月有期徒刑。这些披着“实名认证”外衣的“幽灵卡”,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隐身衣”,致全国多地群众损失超600万元。
25岁的林某本以游戏代练为生,因在贴吧“炫技”AI换脸破解防沉迷系统被网友“林阿海”盯上。双方合作后,林某从黑市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含姓名、身份证号、高清证件照),在电商平台下单电话卡,再以“地址错误”为由多次改寄隐匿踪迹。随后,他用AI换脸软件提取身份证头像,制作眨眼、张嘴、转头等动态视频,非法激活电话卡后寄给“林阿海”指定地址。
随着林某落网,一条分工明确的“犯罪流水线”浮出水面:林某伙同技术“大拿”邱某负责制作动态视频激活电话卡;胡某、何某等人受林某贴吧帖子吸引,学习技术后负责购卡、多次转寄以“洗白”物流痕迹;“林阿海”实为顾某,其通过女友孔某账户流转赃款,将激活的电话卡以450元至550元每张卖给下游卡商。整个团伙形成“购卡-转寄-激活-贩卖”的完整链条,隐蔽性极强。
专案组最初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侦查遇阻,后转变思路聚焦“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通过“以钱索踪”,警方发现林某与胡某、何某资金往来频繁,48小时内将二人抓获;追踪孔某账户资金流,又锁定技术指导者邱某及主犯顾某。经比对,涉案368张电话卡中54张被国家反诈平台标记为“诈骗用卡”,电子证据显示团伙成员对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心知肚明”。
最终,警方辗转多省抓获全部6名嫌疑人,查获电脑10余台、手机20余部、电话卡100余张。“这些‘幽灵卡’让诈骗分子冒充客服、公检法人员实施精准诈骗,迷惑性极强。”办案民警表示,此案凸显AI技术滥用风险,需警惕个人信息泄露与新型犯罪结合的危害。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