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夜幕下的柳州百里柳江,游轮从东堤码头缓缓启航,晚风轻拂中,两岸山水与城景相映,音乐喷泉随光影变幻,流光溢彩。今年暑期,这条“中国水质最好的江”成了网红打卡地——水上公交专线、环江滨水大道公交专线座无虚席,夜游柳江、码头经济等业态火热,7月至8月初,仅百里柳江旅游公司就接待游客约4万人次。来自浙江的张媛带着孩子夜游时感慨:“看夜景、品美食,才算真正体验了柳州的夜。”
谁能想到,这座被柳江呈壶形环抱的工业重镇,曾因工业污染戴上“酸雨之都”的帽子?转折始于一场“生态逆袭战”:柳州以产业升级和铁腕治污破题,2020年至2024年,柳江地表水水质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一,“水质冠军”成了城市新名片。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多维治理的合力:靠科技织密监管网,靠“亲清柳江河”志愿服务构建全民护河体系,更靠生态、水利等多部门联动开展专项行动,还率先建立“区内+区外”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流域共治。
如今,“一江水”正转化为发展动能。依托优质水源,柳州培育融安金桔等特色农业,保障螺蛳粉原材料品质以完善产业链,带动水产养殖与农民增收;水处理研发、环保企业集群发展,环保产业年产值超100亿元,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眼下,柳州正编制《百里柳江沿线城市设计》,挖掘沿江文化元素,探索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融合路径。从“酸雨之都”到“水质冠军”,再到生态经济双丰收,柳江正书写着工业城市与绿水青山共生共荣的新故事。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