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期,安徽歙县一起事故引发关注——未成年人驾驶改装电动自行车与汽车碰撞,车辆最高时速竟达113公里。暑假以来,全国多地类似事故频发,这些“街头刺客”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
未成年人已成为改装市场的主力军。天津某维修店老板坦言,学生改装需求集中在“轻改”层面:解除限速、加装炫彩灯光或更换锂电池,花费数百元即可将车速提升至40公里/小时,续航翻倍至100公里;部分“重改”车辆配备8000W电机和特制锂电池,时速可达八九十公里,价格高达数千元。北京、天津等地多家门店虽明面上拒绝改装,却暗中引导至维修店操作,甚至提供手机蓝牙调参服务迎合学生群体。
网络平台更成为改装知识的“免费课堂"。某社交平台上,“零成本解限速”教程获数万点赞,视频博主详细演示按键破解步骤,评论区充斥“学生必看”“已成功提速"等留言;电商平台热销5.55元改装教程宣称“自制电池成本百元",月销超3000单。这些内容不仅降低技术门槛,并刻意强调“低成本方案”,直接刺激无收入学生群体的改装欲望。
改装车辆的危害远超想象。湖南两名高中生驾驶时速100公里改装电动车弯道失控,车辆当场解体;西安摩友遭遇未成年人驾驶“无声电动车”高速超车,险些相撞;北京骑手等红灯时被改装车爆闪灯刺目,绿灯起步时对方车轮打滑险酿事故。面对夜间飙车党,交警坦言执法困难:改装车时速快、路线灵活,强行拦截易引发次生事故,上周某拦截行动中,驾驶人竟冲逆向车道躲避检查险撞货车。
从街头隐患到执法困境,改装电动自行车的灰色产业链正持续威胁道路安全,亟待多方合力破解。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