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81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牛种质资源之一,包括58个地方黄牛品种,这些品种展现出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肉质好等突出优点,形成了独特的遗传多样性谱系。然而,与国外专门化肉牛品种相比,中国黄牛在生长速度较慢、后躯欠发达和产肉量较低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对其肉用开发造成了影响。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依赖表型观察和经验判断,导致效率低下、周期漫长,难以精准捕捉基因层面的优良性状。因此,加强中国地方黄牛的保护选育和高效利用,培育具有特色优异性状的自主品牌肉牛良种,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f169b0c6f57b4e96868271af4f667db1.png

近五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康普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以秦川牛为代表的中国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等六大地理区系的地方黄牛品种进行了特异性位点的精准筛选。团队整合了多年在生长、肉质、繁殖及抗病等性状相关功能位点的研究成果,成功研发出“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于近日正式对外发布。该芯片作为液相产品,具有检测成本低和选择准确性高等特点,能够实现中国黄牛的快速、精准、高效选育,为地方品种保护、定向选育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中国肉牛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团队继2021年1月打破肉牛育种芯片国际垄断、开发首款中国黄牛高密度SNPs固相芯片后,在牛分子育种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该芯片以中国五大良种黄牛为核心,涵盖了中国六个地理区系38个黄牛品种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并整合了生长、肉质、繁殖及抗病等多个关键性状相关的18500个功能位点,为精准育种奠定了科学依据。在分析38个中国黄牛品种近30T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的基础上,芯片为这些品种量身定制了专属鉴定位点,能精准识别独特的基因标识,为中国黄牛种的鉴定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在测试验证中,团队利用该芯片对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延边牛四个品种的28个个体进行了SNP位点检测,并对10个存在地理差异的品种共47个个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的位点选择合适、设计合理,分型结果表现优异,能够满足大量样本的检测需求。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AI聊天机器人:填补全球心理健康服务缺口的新途径 郑钦文肘伤退出美网,手术顺利期待回归 十年守护古建,让良户村“活”起来
广电总局规范抗战微短剧创作 重申“五避免两摒弃”要求 中国香港健儿出征成都世运会 期待再创辉煌 让八项规定精神在华夏大地熠熠生辉 大学生用万亩红薯种出青春答案 ——蔡明宏扎根泥土同样能长出参天梦想 荔枝红遍振兴路,小村变身富裕乡
长江如诗如画 芜湖人民幸福生活 青春赴疆筑梦行 江苏学子在新疆谱写奉献华章 数字赋能三产融合 一只湖羊的共富之路 夏日中国奇景:冰川雪莲、稻田艺术与沙漠玫瑰 暑期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指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 徐汇元宇宙街区开启,游戏产业融合消费新生态 香港创科蓝图确立,政府坚定推进发展 “平城刻梦·艺塑千年”文创市集启幕 1600余种非遗精品点亮大同夜经济 中纪央媒网编委会总编辑戴成明对内蒙古自治区运营进行深入调研
山西孝义:“一站式”调解平台让群众解纷“只跑一趟” 坐井观天处,金源故地魂 —解码依兰县的千年美誉 爱乡村•雷州人大代表在行动 内蒙古大草原:乡村振兴的绿色奇迹 “网聚正能量 赋能百千万—我爱湛江和美乡村” 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雷州
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球首次实现10000公里超远程机器人肝癌根治术 快递被“消火栓”签收?安全隐患警示 宁波口岸上半年进出口稳定增长,民营企业成主力引擎 中国女篮亚洲杯斩获季军 大胜韩国收官 成都“绣花功夫”治理共享单车小广告顽疾 问题率骤降至2%
《地铁六号线》话剧献礼总工会百年,演绎地铁工人建设传奇 中国产消费品深度融入全球日常生活场 “网聚正能量 赋能百千万—我爱湛江和美乡村” 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雷州 西藏林周县蓬勃发展藏香产业带动藏民致富 今日头伏第一天,有钱没钱记得“吃2样,做1事,忌1事”安康入伏平稳度夏,牢记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