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周县蓬勃发展藏香产业带动藏民致富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9971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藏香作为西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宗教和文化内涵,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报网针对西藏林周县发展藏香产业带动藏民致富项目进行全面报道,从项目背景、市场前景、资源条件、实施方案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报告显示,林周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藏香产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产业链整合、品牌打造及文旅融合等模式,在七世热振活佛的关注支持下,项目正在实施中,此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藏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2.jpg

项目背景与意义

    林周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拥有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和悠久的藏香制作传统。藏香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随着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而逐渐发展成熟。在林周县,藏香制作不仅是一项传统手工艺,更是当地民众重要的生计方式之一。然而,受制于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品牌影响力弱等因素,这一宝贵资源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藏香行业的市场价值

      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中国藏香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约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至14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5%。藏香产品也从传统的宗教用品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这一市场趋势为林周县发展藏香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展藏香产业对林周县具有多重意义。从经济角度看,藏香产业能够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增加藏民收入。藏香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原料采集、加工制作到包装销售,各个环节都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对于当地妇女群体,藏香制作可以在家庭作坊中完成,兼顾农业生产和家庭照顾的同时实现增收。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通过产业化发展,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藏香制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传统工艺的流失。从生态保护角度而言,科学合理地开发藏香产业,能够促进对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1.jpg

    (编委会主任:周立辉         责任编辑:田立会  吴素芬  张卿)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公告/易动市县决策网工作证全部作废(2025年8月28日之前的)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校地合作,农用酵素助力长子县乡村振兴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将迎来新国标
庐山西海:夏日里的“西海蓝”与水上运动天堂 山西文物安全:线上线下融合监管,守护五千年文明 南矶湿地保护区八月鸟类调查:记录82种鸟类,麋鹿现身 《南京照相馆》香港热映,观众好评如潮 大学生兼职出借个人信息惹上官司,法院判赔2万元
数字化手段助力世界遗产保护:杭州“数智运河”提供创新范例 古风团播:青年群体中的“国风新消费”热潮 启动仪式在铅山隆重举行|上饶市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后岩村: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刘道胜与三清山平安义警代表座谈 共话基层治理新路径
渝企携手中白工业园,共拓“一带一路”新机遇 北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8万羽和平鸽展翅,迷路信鸽获市民暖心救助 峨眉武术热与乐山文旅新风貌 云南鲜花咖啡:两岸交流的“高原特色纽带” 西延高铁全线接触网贯通 为联调联试筑牢基础
高校迎新机器人“上岗”:科技赋能开学季 折射中国机器人产业新活力 沈白高铁启动模拟载客试运行 为东北振兴注入交通新动能 乐平市长吴艳调研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新疆抗震安居工程:从“忧居”到“安居”的民生跨越 千年古塔“出圈”背后:当“绿色能量窗”遇见文物保护
浙江攻坚“人工智能+海洋” 三年打造十大标志性场景抢占高地 香港特区官员热议抗战胜利纪念大会:国家强盛是香港发展坚实保障 黄河“几字弯”治沙记:从“阎王鼻子”到生态屏障 布鲁斯·威利斯与额颞叶痴呆抗争:家人守护下的硬汉余晖 上合组织农业合作谱新篇:中国技术与人才共筑区域粮安防线
海南榴莲丰收季落幕 国产鲜品凭"树上熟"优势站稳市场 北京查处冒用名校名义培训案 揭秘五大“蹭名校”套路 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中国U22 2-1险胜东帝汶 拜合拉木王钰栋建功 新式茶饮:以体验创新与健康升级打开茶文化新窗口 三星堆文创破圈:千年文物变“带货顶流” 年销超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