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守护古建,让良户村“活”起来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03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晨雾未散,52岁的邵林林已站在蟠龙寨侍郎府的门楼下。铜钥匙转动雕花木门的声响惊醒了檐角麻雀,门楣上“大夫第”的匾额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作为山西晋城高平市良户村党支部副书记兼义务讲解员,他守护这片明清建筑群已有十余年。

多年前,当文物专家踏入良户村时,景象令人揪心:玉虚观元代壁画破损严重,蟠龙寨明代城墙多处裂缝,明清院落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看着祖辈生活的家园,邵林林主动请缨参与修缮。他每天引导施工队清理瓦当杂草,修补墙体裂缝,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原则。当古建重现真容时,他摸着斑驳石刻,眼角泛起泪花。

古宅修缮后无人讲解,邵林林二话不说开始行动。白天测量记录,夜晚戴着老花镜整理《高平县志》《良户村谱》的笔记。他遍访村中耄耋老人收集传说,多次赴太原请教专家。三个月后,他成了村里首位文保讲解员。

QQ20250722-130933.png

邵林林的讲解从不照本宣科。站在侍郎府砖雕麒麟照壁前,他指着“丹凤朝阳”图案说:“这不仅是艺术,更是祖先对耕读传家的期许。村里明清进士辈出,如今建书院就是要延续文脉。”面对北京学生“修旧房子有什么用”的疑问,他带他们走进修复后的国朝军功院,指着打破传统“左雌右雄”布局的石狮解释:“这是工匠对力学与美学的创新,如同乡村振兴既要守传统也要敢突破。”

邵林林深知,守护古宅更要让它“活”起来。他协助开发“古村研学游”“三雕艺术体验”等项目,联系文旅公司和媒体录制短视频,在平台收获大量关注。如今古宅周边建起非遗工坊,村民展示高平剪纸、古泫泥塑等技艺,众多明清院落改造成配备地暖、智能家居的民宿。

随着游客增多,邵林林着力培养年轻讲解员:“讲解不是背台词,要带着感情把故事讲到人心里。”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多名青年已能独立为游客讲解。此前,邵林林参加“文物讲述人”培训比赛并获荣誉称号,他却说:“我做的都是小事,真正了不起的是这些古建筑。它们见证良户村的过去,也将见证乡村振兴的未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AI聊天机器人:填补全球心理健康服务缺口的新途径 郑钦文肘伤退出美网,手术顺利期待回归 十年守护古建,让良户村“活”起来
广电总局规范抗战微短剧创作 重申“五避免两摒弃”要求 中国香港健儿出征成都世运会 期待再创辉煌 让八项规定精神在华夏大地熠熠生辉 大学生用万亩红薯种出青春答案 ——蔡明宏扎根泥土同样能长出参天梦想 荔枝红遍振兴路,小村变身富裕乡
长江如诗如画 芜湖人民幸福生活 青春赴疆筑梦行 江苏学子在新疆谱写奉献华章 数字赋能三产融合 一只湖羊的共富之路 夏日中国奇景:冰川雪莲、稻田艺术与沙漠玫瑰 暑期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指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 徐汇元宇宙街区开启,游戏产业融合消费新生态 香港创科蓝图确立,政府坚定推进发展 “平城刻梦·艺塑千年”文创市集启幕 1600余种非遗精品点亮大同夜经济 中纪央媒网编委会总编辑戴成明对内蒙古自治区运营进行深入调研
山西孝义:“一站式”调解平台让群众解纷“只跑一趟” 坐井观天处,金源故地魂 —解码依兰县的千年美誉 爱乡村•雷州人大代表在行动 内蒙古大草原:乡村振兴的绿色奇迹 “网聚正能量 赋能百千万—我爱湛江和美乡村” 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雷州
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球首次实现10000公里超远程机器人肝癌根治术 快递被“消火栓”签收?安全隐患警示 宁波口岸上半年进出口稳定增长,民营企业成主力引擎 中国女篮亚洲杯斩获季军 大胜韩国收官 成都“绣花功夫”治理共享单车小广告顽疾 问题率骤降至2%
《地铁六号线》话剧献礼总工会百年,演绎地铁工人建设传奇 中国产消费品深度融入全球日常生活场 “网聚正能量 赋能百千万—我爱湛江和美乡村” 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雷州 西藏林周县蓬勃发展藏香产业带动藏民致富 今日头伏第一天,有钱没钱记得“吃2样,做1事,忌1事”安康入伏平稳度夏,牢记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