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万亩红薯种出青春答案 ——蔡明宏扎根泥土同样能长出参天梦想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887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本网讯(编委主任 周立辉 执行主编 田立会 作者 陈向华) 近日大雨刚过,“中纪央媒网”陈向华带领团队钟邦国、吴智雅、莫受智等人前往雷州市客路镇坡仔下村的大学生蔡明宏的家,又赶往雷州市昌龙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邻县遂溪县的番薯基地调研。他指挥收获机械来回穿梭开挖红薯,一会儿指点搬运工将一箱箱红薯打包好装运上车……随着机器的轰鸣,一垄垄甘薯被犁开,茎秆和叶片随之被新土覆盖还田,一条条肥美的甘薯接着破土而出,农户们利索地捡拾、装箱,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753152336149871.png

当天是在开挖目前比较畅销的“西瓜红”番薯,地点在与雷州市客路镇毗邻的遂溪县城月镇高明村的番薯基地。蔡明宏高兴地告诉“中纪央媒网”陈向华,说这批产品是“春薯”,于今年农历正月种植六月初二开挖,目前行情看涨价格较好,耽误不得。“虽然连日来持续下雨,但大雨稍停我们马上就开工。现在‘西瓜红’番薯,每市斤2块多,还算不错,我们今年番薯总种植面积万余亩,预计产量三四万吨,产值将超1亿元。”

1753152379142898.png

蔡明宏是一名90后,于2016年大学毕业。毕业后完全可以在一线城市发展,像广州、深圳等城市,在毕业当年就有不少熟人引荐他到一些大公司高就,月薪十分可观但却都被他婉言谢绝。“是我自己执意要回来创业的,我看中的是家乡广阔无限的沃土,沃土之下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蔡明宏说,自己于毕业当年就回来,并且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开始进军番薯产业。“我回乡种植番薯,并不是和农民朋友抢饭碗,而是要带动他们一起勤劳致富。”

1753152408993914.png

蔡明宏认为,作为农民虽然没有其他优势,但也有沃土可依靠,这就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土能孕育生命,甚至像五行说的能生木、木再生水形成希望循环相生……每个人只要勤劳,相信土里也能生出金子来。”他觉得有一些农民守着沃土不能致富,就是未能好好利用这个优势资源。所以大学毕业后,他就决心带着自己的所学和特长,义无反顾地回来创业。当年回来一开始就种植500亩。

谈及当年,之所以瞄准番薯产业,并且大规模种植,蔡明宏说是深受父亲影响并得到家人大力支持。他父亲是一名老薯农,不但自己种植番薯,还长期设点收购销售番薯。他早在2011年从读高中时开始,就经常利用假期帮助父亲管理番薯种植及销售。上大学后也是选读销售专业,创业后刚好用上这个专业特长,在全国各地打开了销路。如今其番薯种植面积近8000亩,番薯种植基地除了在本镇及邻近县市,也延伸到云南等外省市……历经10年打拼,他已在番薯行业闯出了一条新路,让番薯产业发出了新“薯光”。

1753152435270144.png

不过,回想起当初,选择回来赤脚当薯农的历程,蔡明宏表示也并非一帆风顺。他说多年来由于番薯价格不稳定,“一年赚一年亏”是经常的事。但好在无论起落如何,他都能坚持下来。就像前几年疫情期就常常亏本,还有去年也亏本了七八百万元,在许多同行都放弃的时候他们还是坚持。“我们依仗自己有技术,也采用自己育苗的模式节约了成本,并依靠前些年攒下来的资金誓死一搏。”另外蔡明宏认为,无论价格好坏,都要在提高技术水平上下功夫,确保有产量有质量才行,这样才是稳赚稳赢的保证。

“中纪央媒网”陈向华调研当天,为了与恶劣天气赛跑,蔡明宏组织了100多人在基地抢收番薯,收获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都用上了,长龙货车也开进园地里抓紧装车发货,现场一派忙碌。一外省货车司机说,雷州番薯又香又甜令人喜欢,半年来他天天帮忙运输,简直供不应求。蔡明宏告诉陈向华调研团队,多天来基地番薯每天出货量近30万斤,销往广州、深圳、武汉、长沙、贵阳、成都、北京、上海、郑州及广西等省市,此外网上销售更是遍布全国各地。

1753152460129202.png

据了解,蔡明宏与父亲和兄弟蔡明浩、蔡明济等人于2021年创立雷州市昌龙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的这批“春薯”种植2000多亩,产量在2000或3000多市斤之间。还有“冬薯”也种植5000多亩,产量从3000多斤到一万二千斤不等,也都已于前几天收获完。据介绍按目前行情,其“春薯”和“冬薯”除去成本,每亩纯赚2000至8000元不等。

蔡明宏成立昌龙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依靠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把番薯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不但实现了自己致富,还带动乡亲周边农民大力种植番薯。王振秋种植800余亩红薯,李荣昌种植500余亩,带动乡亲一起共奔“薯业”致富路。并在发展番薯产业的同时,积极解决了农村闲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多年来,该社每逢收获期都组织大批群众到基地务工,少时百多人高峰期也有三四百人,每天仅付给农民工工资达2万至4万多元不等。致富后的蔡明宏,对镇村的公益事业更是大力支持,凡是村中或镇政府发动的公益捐款活动,他都积极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受到社会各界一致称赞。

责任编辑 佟庆和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公告/易动市县决策网工作证全部作废(2025年8月28日之前的)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杭州队阵容厚度助力,98:66大胜湖州队斩获三连胜 西安将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校地合作,农用酵素助力长子县乡村振兴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将迎来新国标 庐山西海:夏日里的“西海蓝”与水上运动天堂 南矶湿地保护区八月鸟类调查:记录82种鸟类,麋鹿现身 《南京照相馆》香港热映,观众好评如潮
大学生兼职出借个人信息惹上官司,法院判赔2万元 数字化手段助力世界遗产保护:杭州“数智运河”提供创新范例 古风团播:青年群体中的“国风新消费”热潮 启动仪式在铅山隆重举行|上饶市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后岩村: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峨眉武术热与乐山文旅新风貌 云南鲜花咖啡:两岸交流的“高原特色纽带” 西延高铁全线接触网贯通 为联调联试筑牢基础 高校迎新机器人“上岗”:科技赋能开学季 折射中国机器人产业新活力 千年古塔“出圈”背后:当“绿色能量窗”遇见文物保护
浙江攻坚“人工智能+海洋” 三年打造十大标志性场景抢占高地 黄河“几字弯”治沙记:从“阎王鼻子”到生态屏障 布鲁斯·威利斯与额颞叶痴呆抗争:家人守护下的硬汉余晖 海南榴莲丰收季落幕 国产鲜品凭"树上熟"优势站稳市场 新式茶饮:以体验创新与健康升级打开茶文化新窗口
三星堆文创破圈:千年文物变“带货顶流” 年销超2亿 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 激活生态财富 开学季“文具出海”热潮涌动 嘉兴制造借创新与服务拓全球市场 盐池:红色沃土绽新颜 以红赋能谱华章 短视频代运营陷阱:“零成本变现”幌子下的300万诈骗案
2025长沙WTA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望城站启幕 北朝隋唐文物展亮相桂林 晋桂文化交融共述古都风华 华晨宇火星演唱会苏州开唱 七夕浪漫与文化创新交织 青海湖启幕“拉面+骑行+文旅”融合活动 打造生态消费新场景 夜游锦江:古今交融绘就成都夜经济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