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借力科技,双节丰收游打造增收新空间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81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金秋时节,曾经静默的田间地头化身热门打卡地,光伏步道、北斗放牧等科技场景,正悄然重塑乡村游的体验与价值。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多地乡村迎来旅游热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度显示,“丰收体验游”带动乡村旅游人次大幅增长,超500条乡村旅游线路持续升温,农文旅融合新业态为农民打开了增收新空间。

农旅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

在陕西延安南泥湾,六十多岁的农民朱玉萍转型为“乡村新导游”,边唱边跳地向游客讲述家乡变化。南泥湾与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合作,引入“数字种田”技术,推动“寒地粳稻”与“稻渔共生”模式落地,实现了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金黄的稻穗颗粒饱满,沉甸甸地弯下腰来。“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在此刻变得触手可及。北迁的朱鹮种群也在此安家,今年成功孵化出7只幼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

河南宝泉大峡谷则以“晒秋小院”打造出太行山的丰收调色盘。辣椒的红、玉米的黄,与怀抱花生、板栗穿梭林间的小松鼠,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秋景图。

在四川盐亭、山东武城等地,“亲子农耕体验”“农家院团圆饭”成为游客首选;江苏盐城阜宁和苏州太仓则通过打年糕、音乐市集、稻田艺术画等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带动农民增收。

科技赋能,乡村焕发“未来感”

这个假期,乡村“新科技”扎堆涌现,让绿色生活触手可及。

江苏苏州常熟蒋巷村的光伏步道成为亮点。步道两侧嵌有微型气象站,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并传回“能源大脑”,系统自动优化发电效率,游客甚至可通过光伏座椅为手机无线充电。

四川成都新津天府农博园内,秸秆迎来华丽“变身”。通过文创与现代工艺结合,“川剧变脸”“哪吒闹海”等创意稻草造型,打造出巨型稻草人王国。

四川天府农耕文化研究中心袁周平表示,未来将引入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稻草人,开发AR互动体验,进一步展现乡村魅力。

在甘肃肃北县,北斗卫星技术重新定义传统牧业。牧民通过北斗手持机和羊群头上的“北斗项圈”实现数据互联,消费者轻点手机便能实时追踪雪山羊的放牧轨迹。

新基建激活乡村新动能

全国农村新基建正围绕“数字、绿色、智慧、融合”四大方向发力。目前行政村5G覆盖率已超90%,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科技赋能的新场景和消费空间,将丰收成果融入市民和游客的休闲过程,让人领略自然之美、文化之美与生活之美。

如今,乡村不再是单一的农产品产地,而是融合科技、生态与文化的综合空间。 从南泥湾的数字稻田到肃北的北斗牧羊,从蒋巷村的光伏步道到天府农博园的稻草王国,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让传统农耕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缙云古迹焕新声 千年文脉展新韵 2025年国庆档票房报收18.35亿元 电影市场活力迸发
寻乌早橙抢鲜记:智能分选助力赣南脐橙提速上市 山西河津秋粮抢收见闻:烘干设备助农减损保归仓 南皮县秋收见闻:智慧农机助力玉米归仓与绿色耕作 生态双收:稻鳖共生模式让农田产出翻番的金秋故事 三亚首开直飞白俄罗斯航线,洲际网络再拓展
香港中秋国庆长假迎客近140万人次,零售餐饮业消费畅旺 秋收进程近半,农业科技助力丰产增收 雷州公路人甘当“台风铺路石” 冒雨逆行抢通民生生命线 雷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闻“风”而动战“麦德姆” 全力守护烈士纪念设施安全 不忘初心 报效祖国
金秋守护者:三清山上的温情灯塔 超级工厂游火爆出圈,工业旅游迈入体验时代 金秋守护者:三清山上的温情灯塔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召开在即,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西藏定日受降雪影响徒步游客均已得到妥善安置
国庆假期首六天赴澳旅客量稳步增长 广州花都区开展全区爱国卫生统一行动 重点防控蚊媒风险 阿根廷提升高粱出口标准:就算得罪美国,也得卖给中国 国际乒联确认混合团体世界杯16支参赛队 2025 年国庆档票房突破 17.5 亿元,观影人次超 4700 万
银龄讲学计划全国推进 7000 名退休教师将赴乡村任教 “入境游经济”催热西安文化新活力 大消息!72家房企业绩上涨,楼市“金九”表现亮眼 福建新罗区首批 “共富快递驿站” 集中授牌 东莞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奖励细则
全国土地承包延包试点扩围至 7 省 陕西洋县 “乡村大舞台 有货你就来” 助农活动持续至今日 棉田里的“丰”景——从新季棉花采收看产业发展新图景 “以渔治碱”成果丰 听见丰收丨稻花香里 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