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冬枣采摘机器人陕西大荔试验成功,助力农业现代化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16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在陕西渭南大荔县两宜镇绿丰源家庭农场的冬枣大棚里,技术人员正操控一台智能采摘装置。这台机器人通过先进系统识别出成熟的冬枣,机械臂平稳伸出,精准抓取果实后迅速摘下,整个过程动作流畅且高效。

1752023712180024.png

近日,深圳蓝侠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合作研发的中国首款“蓝侠”智能冬枣采摘机器人在大荔县完成实地测试,取得了预期成果。这一突破性进展推动了科技成果向农业新质生产力转化,并将促进该县冬枣产业向更高质量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王勃然指出,测试重点包括机器人在不同光线、叶片遮挡及复杂环境中的果实识别精度,以及其在不同路况下的自主导航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AI技术成为热议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大荔县东城街道畅家村党总支书记马红丽提议,利用AI赋能机器人解决冬枣采摘的体力负担问题。经过半年多的联合攻关,首台机器人成功投入实验,马红丽对此感到欣慰和自豪。家住苏村镇的李小亮专程前来观看实验,他感叹道:“亲眼看到机器进枣园采摘,场景令人震撼,科技力量真强大。既然冬枣能用机器人,我们当地的黄花菜产业也有望实现类似技术。”

据了解,“蓝侠”机器人采用多光谱成像和自主训练的AI视觉模型,能在枝叶遮挡的复杂背景下识别果实。仿生柔性夹爪可适应果实形状大小,多自由度机械臂配合自研手眼协同算法实现精准操作。试验结果显示,机器人采摘单果间隔约8秒,成熟果实抓取成功率接近85%,损伤率低于8%。此外,专门设计的底盘车可在1至2垄宽的场地灵活移动,符合大荔冬枣精细化管理需求。

王勃然表示,团队计划在2-3个月内优化第二代样机的场景适应性,第三代样机开发将在6-8个月内跟进。当前单臂作业的机器人未来将升级为多臂多摄像头的“三头六臂”设计,以大幅提升效率。同时,团队正努力降低成本,确保产品对农民带来实用价值和实惠。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湖南鸡脚山矿区探获4.9亿吨锂矿石 广东启动港澳青年“粤创未来”行动 雨后睡莲别样美 中欧班列(西安)跑出丝路合作“加速度” 塔川古村绿意浓
夏天鸡肉牛肉靠边站,比猪肉便宜,营养比牛肉高,祛湿驱寒多吃它 暴雨六省告急!中央1.5亿火速驰援救灾一线 神舟十九号乘组太空任务成果分享 香港多措并举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应对双向客流增长 2025暑期档电影满意度全线飘红 多元佳作引爆观影热情
上海博物馆“蝠桃瓶”文创引发历史尊重争议 安全·创新·合作:世界高铁大会上的中国三重标杆 直播间"假洋牌"乱象:高价收割与监管破局 竹桥村古建新生:研学旅游激活传统村落活力 江西新余: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创新典范
国际嘉宾上海行 见证中国创新实力 中国飞盘队世运会争创佳绩 毕业季求职防坑指南:法院揭秘三类高发骗局 洪水过后,饮食安全指南:专家详细解答 小模型崛起:开启人工智能新篇章
国足和苏超,一根线上的蚂蚱 五部门联合清理非法网络招聘活动 金秀贤遭广告商追讨73亿韩元 紧急出售房产救急 70岁以后还能活多久,腿脚有提示?若出现这3个异常,寿命不长? 音乐节可在现场领结婚证
大学生体验“国家电网工程师”的一天 千顷洼畔英雄血 纪庄蝶变绘新篇 南京直飞巴黎航线正式开通,江苏首条直达欧洲核心枢纽客运航线启航 青岛栈桥女游客落水遇险,“玉米阿姨”刘玉荣奋不顾身勇救 成都世运会倒计时30天:27座场馆全面交付 简约理念融入公园赛场
岭南绿美建设成果丰硕 193生态窗口扮靓南粤 麦浪深处的归乡人:郭品超的山东印记 金木生辉 四海承传——潮州木雕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纽带 草原鞍匠阿拉坦巴根:传承札萨克图马鞍的匠心故事 渭南印刷包装产业:从农耕沃土到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