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冬枣采摘机器人陕西大荔试验成功,助力农业现代化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1730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在陕西渭南大荔县两宜镇绿丰源家庭农场的冬枣大棚里,技术人员正操控一台智能采摘装置。这台机器人通过先进系统识别出成熟的冬枣,机械臂平稳伸出,精准抓取果实后迅速摘下,整个过程动作流畅且高效。

1752023712180024.png

近日,深圳蓝侠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合作研发的中国首款“蓝侠”智能冬枣采摘机器人在大荔县完成实地测试,取得了预期成果。这一突破性进展推动了科技成果向农业新质生产力转化,并将促进该县冬枣产业向更高质量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王勃然指出,测试重点包括机器人在不同光线、叶片遮挡及复杂环境中的果实识别精度,以及其在不同路况下的自主导航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AI技术成为热议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大荔县东城街道畅家村党总支书记马红丽提议,利用AI赋能机器人解决冬枣采摘的体力负担问题。经过半年多的联合攻关,首台机器人成功投入实验,马红丽对此感到欣慰和自豪。家住苏村镇的李小亮专程前来观看实验,他感叹道:“亲眼看到机器进枣园采摘,场景令人震撼,科技力量真强大。既然冬枣能用机器人,我们当地的黄花菜产业也有望实现类似技术。”

据了解,“蓝侠”机器人采用多光谱成像和自主训练的AI视觉模型,能在枝叶遮挡的复杂背景下识别果实。仿生柔性夹爪可适应果实形状大小,多自由度机械臂配合自研手眼协同算法实现精准操作。试验结果显示,机器人采摘单果间隔约8秒,成熟果实抓取成功率接近85%,损伤率低于8%。此外,专门设计的底盘车可在1至2垄宽的场地灵活移动,符合大荔冬枣精细化管理需求。

王勃然表示,团队计划在2-3个月内优化第二代样机的场景适应性,第三代样机开发将在6-8个月内跟进。当前单臂作业的机器人未来将升级为多臂多摄像头的“三头六臂”设计,以大幅提升效率。同时,团队正努力降低成本,确保产品对农民带来实用价值和实惠。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公告/易动市县决策网工作证全部作废(2025年8月28日之前的)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铅山生态环境局开展“零点行动”严查夜间环境违法行为 鄱阳湖水位走低 提前进入枯水期
无锡新安与苏州望亭携手共谱非遗传承新篇 韩磊妻子其其格发声明称被冒充身份 就职工持股会案件,宗馥莉已向最高法恳请依法加快处理 我国科学家在6G无线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姚名达:从史学大师到抗战英烈
苗乡“村晚”奏响文化传承新曲 中国田径队备战世锦赛 多位“新人”期待首秀 三沙市成功种植珊瑚苗10万株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批入境展品运抵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保健食品管理新标准拟于近期发布
国台办: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来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堂堂正正、无可非议 七夕嬉水度佳节 保亭以水为媒“浇”友乐翻天 深圳政协召开“一起来商量”座谈会 为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言献策 京城胡同焕新记:千年文脉与现代烟火的交响 黎族文化引客来 茶旅融合促振兴
夏季孩子情绪管理:理解诱因与科学引导 香港成立“体育管治诚信联盟” 多方协作提升体育总会管治水平 租到“甲醛房”退租遇阻 法院判决:房东须返还租金保证金 七夕临近成都“浪漫经济”升温 餐饮鲜花预订量激增 红色根脉绵延处,老区振兴起新程
京山“网球育人”:小球转动县域体教融合新样本 中式美学唤醒文化共鸣: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创新之路 柳梧铁路引入AI智能技术 打造"智检+管控"施工新模式 刚柔并济守匠心 文旅融合焕新生——白玉河坡非遗园区开园启新程 云南民航发展史馆昆明开馆 百年航空史见证边陲担当
莎车老城:非遗“活态”传承点亮文旅新图景 天津中欧(中亚)班列高效运行 构建上合组织成员国物流新通道 柳州:“水质冠军”柳江激活生态经济双引擎 国防部:赖清德当局对美方予取予求掏空台湾 多领域势头良好 澳门经济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