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良妹是浙江丽水龙泉市上垟镇泗源村的一名灵芝种植户,今年她种植了40亩灵芝,却因菌种发酵问题损失惨重。幸运的是,保险人员迅速上门勘查定损,并承诺赔偿款将直接入账。“多亏了保险支持,否则今年就血本无归了。”她终于放下心头重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龙泉市地形独特,九山半水半分田,农业在经济中扮演核心角色。多年来,这里形成了“竹茶菌蔬”主导产业和“蜂果药渔蛙”特色产业体系。为强化农业发展支撑,当地积极发挥金融力量,推行政策性保险机制,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户自愿”的模式,推动保险“提标、扩面、增品”,精准服务特色农产品,最大限度惠及农民,助力“土特产富”战略。
以灵芝产业为例,它已入选浙江省级农产品区域品牌目录,品牌价值高达83.83亿元。但段木灵芝种植并非易事,尤其在发菌和覆土阶段风险频发。2025年,龙泉共处理灵芝菌棒损失勘查36起,高额赔付激发了农户参保热情,今年参保率接近100%。类似地,茶叶种植也受益于保险保障——安仁镇一家家庭农场主潘永娟在2月遭遇降温灾害,300亩茶园受损后,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及时赔付62400元,缓解了经济压力,并为茶园恢复提供了资金。
小梅镇黄南村作为重点粮食产区,2024年白叶枯病等病虫害导致水稻减产。如今,在政府扶持下,全村水稻纳入种植保险,农户无需自付保费。今年病虫害复发,粮农共获31万元赔付款。“村里种了2000多亩水稻,保险全额由政府承担,每亩保额最高1400元。”村委会副主任王登辉说,保险兜底增强了种植信心,今年面积又扩大了100多亩。
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现已达18个,覆盖粮食等共性品种,并创新开发了茶叶气象指数、灵芝种植、茄子价格指数、棘胸蛙养殖和黑木耳价格指数等地方特色险种,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参保农险显著提升了农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产业提质扩容。”市农业农村局干部连起龙表示,保险正从“保自然风险”向“保市场风险”延伸,从“保生产环节”向“保全产业链”升级。
在龙泉,这些保险政策托起了农户增收致富的希望。2024年数据显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8.9亿元,同比增长4.6%;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7,缩小幅度居丽水首位;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16.9%和20.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