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年来,外卖行业蓬勃发展推动“无堂食外卖店”快速扩张,但这类店铺多为小体量经营,地址与人员流动性大,极易形成监管盲区。如何规范经营、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各地积极探索中,“外卖卫星店”模式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午间用餐高峰,南宁市青秀区一家“外卖卫星店”内一派忙碌:厨师紧张有序地备餐,辣椒炒肉、红烧茄子等菜品接连出锅,服务员严格按流程打包。厨师长介绍,品牌主店每日派驻厨师值班,从食材供应链到口味分量把控,卫星店均与主店堂食标准一致,确保外卖品质不打折。凭借“新鲜现炒”“流程透明”“品牌背书”标签,卫星店尤其受周边上班族认可。“规范化运营的卫星店,口味稳定、食品安全更让人放心。”一位取餐白领坦言。
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如何实现标准化管理?南宁某品牌餐饮负责人表示,卫星店严格执行企业统一标准体系,与堂食门店共享供应链系统、人员考核培训机制及出品规范,通过多维度协同保障外卖安全。部分卫星店还开通后厨直播,将“明厨亮灶”实时呈现给消费者,让“看得见的后厨”成为常态。南宁餐饮行业协会人士认为,卫星店是餐饮企业适应市场的创新实践,既能扩大服务半径、盘活堂食淡季闲置产能,更推动外卖市场规范化,增强消费信心,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据某大型外卖平台数据,目前已联合800余家头部餐饮品牌,在全国建成5500余家品牌卫星店,预计2025年底将突破万家。平台计划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落地,未来消费者可通过App实时查看食材处理、烹饪全流程,监管部门也能同步在线监督。这一举措将推动外卖行业迈向精细化、规范化新阶段,为“舌尖上的安全”再添坚实保障。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