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金秋时节,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卡金门村弥漫着独特的麦香与草木灰气息。当地村民沿用祖辈传承的工艺,制作着颇具地方特色的焪锅馍馍。
在卡金门村的标准化加工作坊里,村民们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入特制的黑色焪锅中,配合草灰碱水进行烤制。这种传统美食以当地小麦和油菜秆焚烧制成的碱性草灰为原料,在厚壁炊具中完成从面团到美食的蜕变过程。
地处黄河、湟水谷地的海东市是青海重要的农业区,拥有悠久的农耕历史。近年来,乐都区创新推行“党支部+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在卡金门村建立起标准化生产作坊,对传统馍馍制作工艺进行升级改良,成功打造出“卡金门村柴火馍馍”特色品牌。
一位正在操作的村民欣喜地表示,利用祖传方法制作的馍馍广受欢迎,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的愿望。
在乐都区碾伯街道,匠人们仍保留着传统的烤制方法——用麦草引燃羊粪,利用余温煨烤面团。这种工艺制作的馍馍外皮酥脆,内里松软,散发着独特的烟火香气。一位当地居民感慨,这种传统风味总能唤起童年的美好回忆。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这一传统美食正通过直播带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当地网络主播表示,线上销售让更多人了解和品尝到这一特色美食,使其成为连接游子乡愁的文化纽带。
值得一提的是,馍馍产业的发展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从揉面、烤制到包装各个环节,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帮助农户实现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