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日,福建省启动首批森林“四库”联动试点,三明市及永安市、沙县区、宁化县成功入选,标志着该市在统筹推进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建设方面迈入系统整合、协同增效的新阶段。
被誉为“中国绿都”的三明,森林覆盖率高达77.12%,其中竹林面积达466万亩。近年来,当地依托丰富资源,推动竹木产业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竹木产业链产值达353亿元,同比增长3.6%,展现出强劲的绿色动能。
在生态修复方面,宁化县通过创新实践,形成了鱼鳞坑整地、坡改梯、筑谷坊等多种治理模式,构建起系统化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经过持续努力,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已降至207.75平方公里,并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与此同时,三明积极拓展森林多重效益。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全市林下经营面积达3200平方公里,年产值突破194亿元,带动近35万农民增收。建宁溪源明笋、尤溪绿笋等地标产品应运而生,推动林产品从初加工迈向高附加值。
作为全国林业碳票制度的先行区,三明持续深化“碳库”建设。目前已开发林业碳票项目62个,实现碳减排量126.6万吨,完成交易22.8万吨,交易金额达3113.6万元,有效拓展了“碳汇+生态司法”等应用场景。
此外,三明还积极推动森林康养与观鸟休闲、中医理疗等业态融合,打造“森林康养+”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46个,2024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营业额达20亿元,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不断拓宽。
从修复水土到激活产业,从固碳增汇到康养富民,三明正以系统思维推动森林“四库”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径。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