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店员警觉报警,女子大额购金引警方怀疑
今年2月25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接到辖区内一家黄金店铺报警。店员称一名女子行为异常:她没问价格、不挑款式、不问优惠,却要一次性购买45万元的金条,且神色慌张。民警徐响迅速赶赴现场。
来自辽宁的郭某自称与丈夫来南京旅游,散步时顺便购买金条用于收藏。“游客购买小件黄金首饰居多,直接购买大额金条不合常理。”徐响敏锐察觉郭某可能正遭遇诈骗。深入询问后,民警得知郭某用来购金的45万元,竟是两小时前刚刚收到的。为何收到大额转账就立即全款购金?联想到当前受害人通过邮寄黄金被电诈的案件多发,警方决定展开深入调查。
转账者身份成谜,资金追踪拨开迷雾
民警一边对郭某进行反诈劝阻,一边核实其资金来源。起初郭某抵触情绪明显。经疏导,郭某吐露:“何某是我朋友,三年前借我45万元,这是对方偿还的欠款。”并提供了何某的联系方式。但当民警拨通何某电话时,何某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是郭某需要用钱,向我借了45万元。”两人的矛盾陈述让警方推断他们并非朋友,很可能是诈骗的“上下游”关系。
为查明真相,民警月牙湖派出所副所长徐寅带领团队转换调查方向,从银行转账记录入手,迅速联系分局反诈中心追查资金来源。反诈中心核查发现,这笔资金源自何某父母的转账。民警随即联系到身在江西九江的何某母亲孔女士。
万里之外紧急劝阻,留学生道出被骗经过
孔女士确认民警身份后表示,19岁的儿子何某是名留学生,几天前刚赴澳大利亚。孩子称学校需要家长转账提供存款证明,保证家庭经济实力,她才转账了45万元。得知儿子可能被骗,孔女士心急如焚,但何某已拒接父母和民警电话。万般无奈下,何某父母通过澳大利亚的朋友联系当地警方,最终在学生宿舍找到了何某。
孔女士曾要求儿子发存款截图,截图显示45万元仍在账户。这是否警方搞错了?面对孔女士的疑惑,警方非常肯定钱已转走。经多方求证,孔女士发现儿子发回的截图是合成的。在母亲“儿子,妈妈特别担心你的安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怪你!”的耐心劝导下,何某终于道出实情。
原来,何某抵澳后不久因欠费停机,便根据新电话卡包装上的“客服电话”联系咨询。对方却称其涉嫌洗钱等犯罪,出示伪造的通缉令和大使馆批文,恐吓他会被逮捕甚至遣返。担心影响留学前程的何某信以为真,遭遇了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
“两头骗”套路曝光,助农竟是洗钱陷阱
案情明朗后,为确保资金安全,秦淮分局反诈中心立即对郭某的银行卡账户采取止付措施,并将郭某传唤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审查。令人意外的是,郭某自称也是“受害者”。她供述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助农广告后,关注了一位“导师”。该“导师”指引她安装了一个扶贫助农软件,声称可助其申请到279万元“精准扶贫”款,但需她前往外地购买黄金“包装”一下。“导师”还转了2900多元费用,要求她提供身份证件和银行卡,并前往南京待命。收到何某转账后,郭某按“指令”前往金店购买金条并要求当场带走。
警方深入调查确认,这名“导师”就是诈骗分子,企图通过黄金交易完成赃款洗白,郭某彻底沦为洗钱“工具人”。郭某的行为因违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规定,被依法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
本案中,犯罪分子实施“两头骗”:一方面冒充公检法骗取留学生何某45万元,转入郭某账户;另一方面又诱骗郭某购买黄金,实现线下洗钱转移赃款的目的。
警企联动显成效,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案件的迅速侦破,得益于警企合作联动的有效运行。”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副局长钱序宁表示,警方定期为辖区企业进行反诈培训,积极营造社会面宣防氛围。警方将坚持防范为先,继续健全警企、警银联动机制,实现精准预警,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目前,公安机关已将45万元返还到受害人何某家属手中。及时报案的金店店员也获得了见义勇为奖励。
延伸阅读:打造“防诈盾牌”,守护百姓钱袋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社会危害严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实施,为反诈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公安机关统筹推进打击治理工作,坚持依法严打,密切部门合作,推进综合治理,做好防范宣传,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
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联合发布的《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公布了10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为群众打造“防诈盾牌”。
据统计,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4万起。自2023年7月打击缅北涉我电诈犯罪专项工作以来,公安机关已累计抓获5.5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彻底摧毁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邻近我国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被全部铲除。
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公安机关深入研究打击治理电诈犯罪“两卡”、通信链、资金链等问题,打通行业壁垒,堵塞监管漏洞,提升精准识别能力。同时,会同银行、通信等部门持续推进行业治理,健全完善预警劝阻工作机制,织严织密防控网络。
如今,群众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反诈名片、云闪付APP“一键查卡”,以及工信部推出的跨境提醒服务,更好地识骗防骗。
公安机关做实做细反诈宣传,提升公众防骗意识,并创新举措广泛发动群众。福建厦门公安机关动员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力量,组建1000余人的反诈志愿者队伍。江苏省常熟市公安局辛庄派出所联合发动568家单位成立反诈联盟,发展志愿者100余名,在辖区构建了189个反诈“微堡垒”。
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公安机关将全面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推动打击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坚决遏制电诈犯罪高发势头,坚定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