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太湖水质30年来首次整体跃升至Ⅲ类“良好”等级,取得历史性突破。然而,深藏湖底、沉积数十年的富营养化底泥,依然是制约水质持续改善的“顽疾”。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交集团携手无锡市政府深化治理行动。中交天津航道局自主设计、研发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生态清淤绿色智能一体化水上平台——“太湖之光”,已于15日在宜兴市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西沿岸区工程中全面启用。未来6年,它计划清除超千万立方米淤泥,相当于为太湖减轻近4000个标准游泳池的淤泥负荷。
“太湖之光”被誉为一艘水上移动“生态工厂”,是为太湖深度治理量体定做的清淤利器。项目核心人员指出,它成功破解了传统清淤方式中“占地多、适应性弱”的瓶颈。平台由清淤船、筛分调节船、脱水减容船以及余水处理船共同构成一个精密高效的闭环系统,集“生态清淤—筛分调絮—脱水减容—余水净化”功能于一身,真正做到施工过程“零土地占用、零二次污染、低碳排放”。
该平台的创新之处尤为突出:余水经特殊处理后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湖库Ⅲ类标准,可直接安全回排;核心作业过程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模型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与智能优化,确保了每日8000立方米的清淤效率;全程依赖清洁岸电驱动,杜绝燃油消耗。最终得到的脱水泥饼也非废弃物,而是成为湿地修复、矿坑复绿等生态工程的宝贵资源。
“太湖之光”的运行标志着太湖生态治理进入了一个智能化、绿色化、资源化的全新阶段,为大型湖泊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强力科技支撑。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