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面实现国产化!从中星9C卫星看我国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发展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313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6月20日晚间,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星9C卫星定点并进行在轨测试后将交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卫通运营管理,我国在轨广电专用传输卫星和直播卫星将全面实现国产化。

  中国卫通专家介绍,作为广播电视专用直播卫星,中星9C卫星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提高了区域覆盖等能力,进一步巩固卫星直播业务的“安全底座”,成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1.jpg

  “无论是在高原的牧区帐篷,还是在海上渔船的驾驶舱,一套卫星天线,就能让许多家庭跨越时空共享信息。”中国卫通专家说,这背后是我国自主可控的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网络在默默支撑。

  中国卫通专家介绍,1984年,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点,这是我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广播通信卫星,成功进行了广播电视节目和通信传输试验。

  2017年开始,中国卫通全面启动了基于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的第二代广电传输和直播卫星升级替代工程:2021年,中星9B卫星成功发射,接替了中星9A卫星;2022年,中星6D卫星成功发射,接替了中星6A卫星;2023年,中星6E卫星成功发射,接替了引进的中星6B卫星。本次发射的中星9C卫星将全面接替引进的中星9号卫星。

  从自力更生探索试验、实用通信卫星,到租星过渡,再到实现在轨广电卫星全面国产化,我国广播电视专用卫星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通过研制人员的不断探索创新,星上蓄电池、动量轮、电源分配单元、有效载荷关键单机等从根本上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垄断,星上核心元器件实现了自主可控。”中国卫通专家说,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平台从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发展到了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可靠性不断提升。用于电视广播的国产卫星在性能、寿命方面达到同类产品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卫通专家表示,通过广电专用卫星,我国卫星广播电视服务能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国际、从标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的跨越式发展。

  据悉,当前,中国卫通在轨运营的卫星共支撑200余套标清电视节目、近100套高清电视节目、3套超高清电视节目和近400套广播节目的传输任务,我国实施的卫星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任务,有效拓展了我国可用的稀缺卫星轨道频率资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国务院: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教费 美媒:贸易战恶果显现 美消费者将面临90年来最高平均有效关税 15金12银10铜收官!中国队世锦赛再次力压美澳两强,网友热议
缅甸贸易中心海南揭牌,深化中缅多领域贸易合作 夏夜消费新图鉴:无人机光影秀、足球经济与老街焕新 全国文旅消费季创新场景激活力 无子女老人遗产归属判例解析: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法律应用 崇廉笃行:一堂跨越千年的廉洁家风思政课 深圳新辟直通香港巴士专线 海上世界出发经深圳湾口岸仅1.5小时
抗战电影闪耀暑期档,《南京照相馆》票房超16亿领跑市场 泥石洪流中矗立 他们是村民的“主心骨” 高铁车厢秒变“静课堂”:列车员巧发试卷安抚小旅客 广东强化鸟类迁徙保护:林长责任制引领新方案执行 共富小岛新传:红蓝绿三色交融的蚂蚁岛变迁
电力应急岛整装备战 成都世运会保电全就绪 乡情共振牛产业 崇仁县山斜村“牛经济”绘就振兴画卷 染色体编辑技术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实现大片段DNA精准操纵新纪元 暑期高薪兼职暗藏“坑” 务工青年谨防三类骗局 明知第二波罢免可能失败,赖清德为何还要一意孤行?
青茂口岸累计通关人次破亿 香港特区政府刊宪指明16名潜逃者及施行措施 H20恢复销售作用有限?分析师:英伟达难阻在华份额下滑 海信发布ESG报告:科技有AI成关键词 吴声谈AI应用的未来:要经一个个场景逐步进化
AI变声技术滥用加剧 Vishing攻击 专家呼吁升级安防 苏超联赛第八轮:激情逆转燃战火,城市球迷热忱辉映赛程 青春笔墨续文脉:00后匠心点染传统文化新光彩 澳门经济稳中向好有底气 文旅融合区域发展拓宽新空间 《哪吒之魔童闹海》网播引爆热潮,现象级动画续写传奇
人工智能产业化步伐加快 智能经济塑造发展新格局 家国同心印丹青:那些“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身影 智启新章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启幕 青海打造“绿色输出地” “青货”畅销全国走向全球 活态侗寨黄岗:传统农耕与旅游新声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