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丰县欧阳修纪念馆的致用阁,琅琅书声响起。永丰中学高二(4)班的师生们正置身于一场别样的廉洁主题思政课堂。他们诵读的,是北宋文豪欧阳修写给侄儿欧阳通理的一封珍贵家书。
“昨日收你来信,提及欲买朱砂相送。吾身处官所,一应用度之中,除日常必备之饮食外,从不曾额外购置它物。”老师陈艳梅将这段加粗的关键语句细细讲解。原来,北宋时期朱砂乃官方专营品。面对侄儿欲购朱砂的好意,欧阳修不仅断然拒绝,更借此严肃告诫:“汝在官位上,务必守持廉洁,怎能采购官物用于私意?”他紧接着以自身清简为表率——“吾不曾买一物”——并要求侄儿:“汝可安守此言,以此为戒!”字字句句,透露出对晚辈要严于律己、清廉为官的深切期望。
这封简短家书的魅力,何以穿越千年岁月,至今令人深思?课堂探讨热烈展开。学生唐欣如联系家史:原来,欧阳修的廉洁根植于其母的谆谆教导,“画荻教子”的故事生动传颂着他母亲以芦苇秆为笔、大地为纸艰辛教子的情景。“欧阳母更常向其讲述父亲廉洁奉公的事迹,家风的耳濡目染可谓深远。”学生吴雅则更深一层地解读了欧阳修为官的准则:“欧阳修不仅告诫廉洁,更阐明‘尽心向前,莫避事务’,表明他视忠诚担当、清正勤勉为为官者的天然本分。”
学生们被家书中流露的深情所打动。学生刘子汇指出:“南方局势动荡,欧阳修在信首便流露出‘日夕忧汝’的深深牵挂。得知侄儿平安才略为心安,最后还不忘殷殷叮咛‘天寒,自爱’。这份关怀,使得严肃的训诫更显真挚厚重。”陈艳梅老师总结道:“薄薄家书,短短二百余言,却将国之安危、公私之辨、亲情之浓蕴含其中,一位长辈对至亲的关爱牵挂与殷切期望跃然纸上,发人深省。”
参与课堂旁听的县纪委监委干部陈丽深有感触地同学生们分享:“作为纪检干部,深知这篇家书的份量。今日与同学们同读,又有新知。其中对自我与家人所定的纪律要求,既具体又严格,行文质朴而廉洁内核分外深刻。”
“近年来,永丰着力挖掘先贤家风家训中的廉洁因子,”陈丽进一步介绍,“我们将欧阳修等贤达的勤廉故事结集成书、搬上舞台,打造了《欧阳修勤廉故事选编》《永丰家风家训故事》《一缕清风贯古今》等系列作品。”这些成果通过各种形式,融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的日常宣传,潜移默化地涵养清风正气。
在永丰中学,像这样的“勤廉”主题课堂每月都会举行。通过晨会宣讲、主题班会、廉洁家书诵读等多种形式,旨在引导青少年理解“廉洁”并非空洞概念,而关乎做人的根基。
课堂结束之际,陈艳梅老师对学生们寄予了深厚的期许:“愿这堂特殊的课程,如一颗蕴含清廉品格的种子,深植在大家心中,助力你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