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的数据,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今年7月4日、7月7日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大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
今夏全国电力负荷已三破纪录,未来还将持续维持高位。在这背后,是各地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入夏以来至7月16日中午,全国共有天津、冀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河南、江西、辽宁、蒙东、陕西、四川、广东等省级电网及河北南网负荷36次突破历史新高。
7月16日,国网四川电力发布消息,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当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国网陕西电力也发布消息称,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
国网浙江电力同样介绍,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经历常态化负荷破亿阶段。
近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5%,气象因素对用电的影响日益凸显。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专家汲国强指出,综合来看,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在气温因素支撑下,降温用电规模将维持高位,预计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将偏紧,局地高峰时段供需紧张;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今年夏天,高温天气持续,多地连续发出高温预警。7月17日早晨,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当天全国多个省份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不少地区最高气温为37~39℃。今年以来,上海、四川、重庆、江西、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气象台已多次发布高温预警信号,一些地区最高气温已连续突破40℃。
热浪来袭,随着多地创下气温新高,电力需求也节节攀升,新一轮的电力“高温行情”已然开启。
Wind主题行业指数中的电力指数显示,今年以来已上涨2.22%。最近10个交易日的净流入额为24.44亿元,近60个交易日的净流入额达197.99亿元。与此同时,多只电力股持续高涨。
大唐集团旗下湖南电力平台华银电力(8.020, -0.10, -1.23%)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近10个交易日涨幅46.57%。此前,华银电力因受到市场追捧,股价走高,曾于7月3日、7月7日先后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7月4日、7月8日发布公告提示交易风险。7月以来,华银电力股价上涨了超过80%,新中港(9.980, -0.66, -6.20%)、豫能控股(6.370, -0.25, -3.78%)涨幅超40%,华电辽能(3.680, -0.02, -0.54%)最高涨幅超30%,清源股份(13.620, -0.24, -1.73%)、建投能源(7.760, -0.02, -0.26%)等均涨逾10%。
今年以来,随着电力央企密集整合资产的预期不断提振,西昌电力(15.900, 0.59, 3.85%)、乐山电力(15.470, 0.60, 4.03%)等小盘股也因有望注入电网资产,成为资金的“宠儿”。西昌电力近120个交易日的涨幅超60%。4月初以来,乐山电力已经历了三波大涨,虽然近期有所回调,但年内涨幅达142.97%,市值飙升至86亿元。
电力股备受追捧背后,是全国多地电力负荷创下新高,电力企业业绩向好。
眼下正值A股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窗口期,多家发电企业上半年的发电量创下新高。另一方面,煤电价格走低,助力火电企业成本下降,为上半年业绩提供了支撑。
上海电力(9.100, 0.03, 0.33%)日前发布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增加4.27亿元到7.60亿元,归因于燃料成本、资金成本等持续下降。浙能电力(5.140, 0.03, 0.59%)上半年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则分别同比上涨4.48%和4.57%,受益于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以及新投运的火电机组发电量增长。
多地保障性举措保供
在本轮“高温行情”背后,多地电力保供的压力陡增。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能源局紧盯迎峰度夏关键时点,制定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工作举措,指导地方做好电力保供工作。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