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空间蝶变文旅“新物种”,中国创新实践重塑消费场景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192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当废弃矿坑化身北欧风情的“小冰岛”,当机械巨兽成为商业街区的潮流地标,当荒芜矿山蜕变为文化度假小镇……中国文旅版图上正书写着充满想象力的崭新故事。这些创新实践以破圈之势吸引着年轻消费群体,重塑城乡空间价值,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启发性的样本。

1751593364321294.png

矿坑新生:打造情绪消费新地标

6月末的一个周末,在杭州工作的00后女孩陈思思与闺蜜专程来到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九龙村的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感觉拍照很出片,还能潜水,就决定休息日过来看看。”她们从社交平台上发现这里,一早从杭州出发,乘坐两个多小时出租车抵达。在大半天时间里,她们拍了许多照片。“景色太美了,不用修图就能直接发。我们准备分享到社交媒体上,下次再来潜水。”陈思思赞叹道。

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拍出好照片,是她们选择出游的首要考量。“平时工作节奏快,就想找个地方慢下来享受生活。出片当然也很重要,出来玩总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陈思思觉得这里与众不同,“像在北欧一样,亲近自然,感觉很自由。我会推荐爱拍照的朋友来玩。”

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的前身是一座废弃矿坑。2022年,联合创始人钱莉娜带领团队,与国内多位潮流先锋艺术家合作,通过艺术美学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链接,将矿坑打造成独特的“矿山美好生活综合体”。“冰川废墟下的婚礼”、“雾中独舟”等场景蕴含的孤独美学,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成为他们的向往之地。

这个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旅“新物种”,将非传统资源区域转化为情绪消费场域,打造出符合当代消费者认知和审美的“破圈”产品。2024年1月27日开业后,试运营8个月粉丝量已超16万,全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客群以35岁以下年轻人为主,其中99%来自外地,还包括不少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游客。

在钱莉娜看来,文旅“新物种”的本质在于创造极致情绪场景,让人们在此感受到“松弛”与“时间的解绑”。

机械巨兽:城市灵魂的“尖叫”唤醒者

“之前刷短视频时就被熊洞街的‘巨熊北北’震撼了。”来自山东的28岁游客林芮宁对记者说。利用年假到大连旅游的她,6月28日与闺蜜们将熊洞街作为“打卡”第一站。“这么庞大的机械巨兽,能站能走,还会眨眼互动,太酷了!听说它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亲眼见到“北北”后,她兴奋不已:“视觉冲击力超强,配合音乐和灯光做动作,像看一场科技与艺术的表演。”

说起熊洞街和“巨熊北北”的故事,大连博涛联合创始人魏海滨如数家珍。这只高6米、重25吨、直立高度可达9米的巨型机械“白熊”,由机械装置艺术家肖迪设计,于2022年5月在大连熊洞街亮相。它可实现高科技智能仿生互动,拥有专属的“源起”漫画和背景故事。博涛文化还为它打造了短视频账号,通过情感链接、活动互动和成长故事,在线上构建了“巨熊北北”的IP形象。

熊洞街本身是由4800平方米废弃工业厂房改造的沉浸式IP乐园,融合了巨兽巡游、时尚文创、科技研学、特色美食等元素。它以文化、科技、艺术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尖叫地标”,并通过“巨熊北北”这个超级IP,将文旅与商业业态有机融合。自2022年6月18日正式开业以来,连续三年客流量和收入攀升,年度营收超6000万元。2024年接待游客163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60%,本地游客复游率高达80%(复游4次以上),“北北”俨然成为大连的城市IP。

“熊洞街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文旅商街的印象,把科技感、潮流文化和社交属性结合得特别好,很对90后的‘胃口’。”林芮宁游玩后分享道:巨型机械熊自带网红属性,随手拍都出片;街区涂鸦墙、赛博朋克风建筑符合年轻人对“酷”的审美;潮玩店、创意市集能淘到小众好物。“这里很适合朋友一起玩,拍照、游戏、逛吃都能增进互动。我已经发了攻略,很多朋友都问地址打算来体验。”

魏海滨总结熊洞街的成功之道:一是技术破界,激活城市记忆,让工业遗产变身情感符号;二是为IP构建完整“生命叙事”,连接“巨熊北北”、“熊洞街”与“大连人”;三是通过主客共享激活城市基因。他认为,文旅“新物种”应是城市灵魂的唤醒者——当机械巨兽成为市民的骄傲,文旅才真正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进化。

悬崖新生:角落风景的价值蝶变

“走着走着,突然一抬头,就看到了悬崖上的民宿,跟天上宫阙一样,很震撼。”今年2月,一位年轻游客发布的江西“望仙谷”视频引发热议,“当时就想到了苏轼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顿时具象化了。”

这种“天上宫阙”的具象化表达,指的是望仙谷二期项目“云海崖”。据项目负责人、九牛文旅集团副总裁熊慧介绍,相关视频引来全网超300万点赞及超3亿人次观看,甚至传播至海外,阅读量超10亿次。

望仙谷坐落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这里曾是一片生态破坏严重的废弃矿山,以矿为生的农民外出务工,村落成了“空心村”。2010年,九牛文旅集团进驻,历经15年,将其打造成集山水人文景观、民俗体验、活动演艺于一体的现象级文化度假小镇。

熊慧介绍,核心吸引物是名为“白鹤崖村”的悬崖民宿,共有38间设计各异的客房(崖顶18间,崖壁20间)。房间“地板”是透明玻璃,站在床头,脚下便是飞瀑、溪流和穿梭的游客。望仙谷70%的游客被绝美夜景吸引而选择留宿,悬崖民宿售价通常为5000-6800元/晚,节假日一房难求。

除住宿外,望仙谷还打造了丰富的体验和沉浸式演出:游客可在10多个传统农业手工作坊体验、品尝“望仙味儿”美食;沉浸式参与“汉婚”表演的迎亲、婚礼等环节;观看情景剧、舞蹈剧、杂技;夜晚在“篝火晚会”中感受“仙侠世界”的浪漫。2024年,望仙谷接待游客310万人次(海外超15万),自由行占比80%,营收5.2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带动周边就业3万余人。

熊慧强调,打造文旅“新物种”,关键在于以独特创意突破边界。望仙谷的蝶变,让农村角落里隐藏的美好风景被发现、赋予新生,其价值得以发掘和转化。

创新活力:文旅“新物种”引领消费扩容

从废弃矿坑到情绪地标,从工业厂房到机械乐园,从荒芜矿山到悬崖胜境,全国各地正涌现出更多耳目一新的文旅“新物种”。这些创新项目为何异军突起?为产业升级带来哪些新动能?企业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骁鸣向记者解释,“新物种”可以是完全原创的新事物,也可以是“旧物”通过差异化、再创造而来。打造文旅“新物种”,是文旅消费经济不断扩容、响应偏好高度分化时代的有效策略,也反映了供给主体的创新活力及文旅人的思考与努力。

“从历史视角看,当一个社会接连出现文旅‘新物种’,标志着宏观经济特别是消费经济重大转型的到来。中国当下正进入此关键时期,需用更富战略性的眼光看待这些涌现的‘新物种’。”张骁鸣指出。

他同时提到挑战:内容策划、产品设计、运营团队、资金投入、要素支持(尤其土地)尤为突出。“需要极具创新精神的设计团队和市场解读能力一流的产品经理,探索新运营模式,并解决资金长期化与灵活性平衡等问题。”张骁鸣建议,“政策制定者也应思考如何为更小微团队乃至个体提供恰如其分的实际支持。”文旅供给主体的创新活力,正引领着消费经济的持续扩容。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当东方遇见西方:2025华彬夏季音乐会盛况 凤桥水蜜桃:科技赋能下的乡村甜蜜蜕变 泵井社区15分钟紧急避险 山体崩塌零伤亡奇迹 彭水苗药谷:国际合作点亮乡村振兴新篇章 杭州足球学院携手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签订战略协议,共促足球人才培养
教育部多措并举助力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新生代版画创新作品展亮相襄阳603文创园 合肥量子产业跑出“加速度”,“量子大道”集聚近90家企业 郑州航空港区与泰国EEC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法治之光温暖凉山学子:5633次列车普法活动纪实
全国首座“光储充放检调”一体化充电示范站在南昌投运 澳门理工大学宪法与基本法进校园讲座成效显著 暑期避暑经济观察:景区出妙招 消费添活力 工信部启动号码保护服务试点,700号段专用于隐私防护 万年:“水下黄金”养成记
大连曝光六起产品质量违法案件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在京开幕 抗战胜利主题片单重磅发布 红色热土庆阳:从革命摇篮到数字经济新赛道 全国击剑冠军赛第四站暨全运预赛清远开赛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巡演与创新实践
沪港姊妹学校缔结仪式 金山区与香港凤溪小学深化合作 磨憨至成都直通动车首次开通 全国总工会部署高温送清凉行动保障劳动者健康 支持真创新!16条举措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铅山公路中心开展公路防汛应急抢险演练
海南船舶岸电覆盖率达86%,绿色航运提速 从化黄皮节迎全运:黄金果飘香,科技赋能乡村盛宴 榕江税务人洪流勇担当 AI岗位热潮来袭:高薪、竞争与跨界人才需求 广西多措并举促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文物出差热:历史语境中的文化共鸣 香港回归杯赛马日燃情上演 沙田马场见证28载"马照跑" 2025上半年外贸观察:东莞企业逆势突围的底气 银川夜经济点亮文旅新画卷 内蒙古牛奶湖成新晋网红景点,日均游客破万引生态保护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