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随着寒露节气临近,长沙市农业农村局近日集中组织开展晚稻“一喷多促”工作,防范“寒露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寒露风”是南方晚稻抽穗扬花期间因低温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易导致水稻空壳、瘪粒,造成减产。“一喷多促”是指通过一次性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抗逆...

16 2025-09

中纪央媒网报道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面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银川积极探索再生水循环利用,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节水新路。目前,银川市5座污水处理厂已具备再生水输送能力,建成再生水管网315公里,每年为河湖...

16 2025-09

中纪央媒网报道9月15日,2025年“SUNNY”青年发展行动海南分团活动在海口正式启动。50名来自中国和韩国的青年代表齐聚海南,将围绕海洋生态保护这一全球性议题,开展一系列交流与实践行动,共同致力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该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韩国SK集团联合主办,以环境保护为核心议题,今年分别在中...

16 2025-09

中纪央媒网报道近日,2025年广西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百色市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爱善村,探访当地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昔日污水横流、收入低微的村庄,如今已成为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在爱善庄园,村民姚志华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根本没想到,靠着岑王老山的好山水...

15 2025-09

近期,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将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画面进行整理,选出多段大熊猫“吃播”“遛娃”等画面呈现,让大熊猫的“日常起居”不再神秘。近年来,保护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通过加密红外相机布设、优化栖息地管理等举措,为大熊猫营造...

07 2025-09

中纪央媒网报道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寻求与自然的连接,已成为许多都市人的生活新向往。生态环保并非遥不可及的国家工程,它可以从我们家的阳台、窗台开始,在一方寸土中悄然实践。一盆绿植,一个微型“碳汇”我们都知道森林是地球之肺,但其实我们身边每一株绿色植物都是一个微型的“碳汇”。它们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

06 2025-09

截至目前,三沙市珊瑚种植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成功种植珊瑚苗10万株,建成西沙群岛规模最大的人工珊瑚育苗基地和种植示范区,已培育珊瑚幼苗14.3万株。  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岛礁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珊瑚白化现象,三沙市于2023年在宣...

30 2025-08

中纪央媒网报道夜幕下的柳州百里柳江,游轮从东堤码头缓缓启航,晚风轻拂中,两岸山水与城景相映,音乐喷泉随光影变幻,流光溢彩。今年暑期,这条“中国水质最好的江”成了网红打卡地——水上公交专线、环江滨水大道公交专线座无虚席,夜游柳江、码头经济等业态火热,7月至8月初,仅百里柳江旅游公司就接待游客...

29 2025-08

中纪央媒网报道 处暑过后,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秋意初显,群山之间林海翻涌,这抹绵延的绿色背后,是四代林业人跨越七十余载的接力奋斗。近日,记者走进这片万亩人工林,聆听他们让荒山变林海的生态史诗。1946年阿尔山森工公司组建之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踏雪而来,开山修路、伐木支援国家建设。今年84岁的第一代...

27 2025-08

中纪央媒网报道 走进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绵延的绿色颠覆了人们对沙漠的传统认知。这里的百万亩梭梭苁蓉产业基地芒来示范区,连片梭梭在黄沙间舒展枝叶,绿意从脚下蜿蜒至远方。很难想象,这片生机盎然之地,曾是“一年到头不见绿,吃饭锅底落黄沙”的不毛之地。“小时候哪有这么多绿!”当地农民王刚回忆,风一...

27 2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