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林人接力七十载 阿尔山百万亩林海书写绿色传奇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140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处暑过后,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秋意初显,群山之间林海翻涌,这抹绵延的绿色背后,是四代林业人跨越七十余载的接力奋斗。近日,记者走进这片万亩人工林,聆听他们让荒山变林海的生态史诗。

1946年阿尔山森工公司组建之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踏雪而来,开山修路、伐木支援国家建设。今年84岁的第一代林人于俊涛仍记得,"那时住的简易蒙古包,下雨就灌水"。然而早期掠夺性采伐让森林受损,1954年,阿尔山率先开启内蒙古大兴安岭人工造林,"男女老少背苗扛镐,在荒山上种下第一片绿"。

"林二代"刘英杰1970年加入种树大军,"揣俩馒头、一咸菜疙瘩,清晨上山,天黑才归"。她难忘雪窝跋涉、草爬子叮咬的艰辛,更记得补植补种的执着:"第一年成活率低,就年年补,看着荒山变绿,啥苦都值了。"日复一日,"学生林""母亲林"在沟坎间扎根,如今树木胸径已超30厘米。1992年,阿尔山成为内蒙古首个实现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百万亩的地区。

随着2012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砍树人"正式变为"看树人"。"85后"刘洋是这场转变的见证者,从营林技术员到管护中心副主任,他经历过-40℃巡护、火场扑火的考验,"现在红外相机拍到珍稀动物,比啥都开心"。

26岁的"林四代"安政新如今用数据守护林海:"每天徒步十几公里调查样地,通过造林、防虫、自然恢复织密生态网。"据统计,阿尔山林区现存人工林106万亩,森林蓄积4860万立方米,覆盖率达80.7%。

"边采边造林山清水秀,成林百万亩荫及子孙"——百万亩人工林纪念碑上的话语,正是四代林人接力的见证。七十载春秋,他们用双手在大兴安岭南麓,写下一部动人的生态修复史。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公告/易动市县决策网工作证全部作废(2025年8月28日之前的)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铅山生态环境局开展“零点行动”严查夜间环境违法行为 鄱阳湖水位走低 提前进入枯水期
无锡新安与苏州望亭携手共谱非遗传承新篇 韩磊妻子其其格发声明称被冒充身份 就职工持股会案件,宗馥莉已向最高法恳请依法加快处理 我国科学家在6G无线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姚名达:从史学大师到抗战英烈
苗乡“村晚”奏响文化传承新曲 中国田径队备战世锦赛 多位“新人”期待首秀 三沙市成功种植珊瑚苗10万株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批入境展品运抵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保健食品管理新标准拟于近期发布
国台办: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来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堂堂正正、无可非议 七夕嬉水度佳节 保亭以水为媒“浇”友乐翻天 深圳政协召开“一起来商量”座谈会 为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言献策 京城胡同焕新记:千年文脉与现代烟火的交响 黎族文化引客来 茶旅融合促振兴
夏季孩子情绪管理:理解诱因与科学引导 香港成立“体育管治诚信联盟” 多方协作提升体育总会管治水平 租到“甲醛房”退租遇阻 法院判决:房东须返还租金保证金 七夕临近成都“浪漫经济”升温 餐饮鲜花预订量激增 红色根脉绵延处,老区振兴起新程
京山“网球育人”:小球转动县域体教融合新样本 中式美学唤醒文化共鸣: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创新之路 柳梧铁路引入AI智能技术 打造"智检+管控"施工新模式 刚柔并济守匠心 文旅融合焕新生——白玉河坡非遗园区开园启新程 云南民航发展史馆昆明开馆 百年航空史见证边陲担当
莎车老城:非遗“活态”传承点亮文旅新图景 天津中欧(中亚)班列高效运行 构建上合组织成员国物流新通道 柳州:“水质冠军”柳江激活生态经济双引擎 国防部:赖清德当局对美方予取予求掏空台湾 多领域势头良好 澳门经济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