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省发改委总规划师林有表示,福建始终把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政治责任,把加快建设“海丝”核心区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在巩固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功能上勇立潮头、扬帆致远。
福建着力构建陆海空天网一体化的综合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提速,命名航线达133条,编织起连接46个国家和地区147座港口的全球航运网络,成为服务“一带一路”贸易的海上大动脉。首开中亚(塔什干-福州)回程班列,中欧(亚)班列足迹遍布13个国家、30余座城市,陆上通道更加高效便捷。“丝路飞翔”国际(地区)航线增至79条,实现与世界主要城市的空中握手。“数字海丝星座”累计发射4颗“海丝”系列卫星并初步组网,建设“海丝数贸枢纽港”,为互联互通插上数字的翅膀。
福建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福建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647项创新举措。海丝中央法务区设立巴西、阿拉伯地区海外服务中心,法律服务网络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砖创新基地建设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和8个新工业革命领域赋能平台,成为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实践平台。
同时,聚焦大项目牵引、多领域拓展、民生心相通。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中沙古雷乙烯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福品闽货”依托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仓加速出海。“十四五”以来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超4万亿元,9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闽实际投资超33亿美元,双向奔赴、共同繁荣的态势更加凸显。数字、创新、绿色、海洋等领域合作不断拓展,中非网信基地落地,19家省“一带一路”科创平台支撑创新合作,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已汇聚全球35个国家104所机构数百名专家学者,共探蓝色未来。在21个国家组建36个“海丝学院”,“幸福草”菌草技术惠及100多个国家,与太平洋岛国在减贫、海事、警务等领域合作持续加强,民心相通之桥越筑越牢。
此外,积极服务元首外交及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拓展人文交流广度深度。柬埔寨、肯尼亚、马尔代夫等多国元首以及周边五国外长相继访闽,与51个国家缔结131对友城。精心打造“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闽茶海丝行”等品牌活动,成功举办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海丝纪录片大会等交流盛会,福建故事、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精彩绽放。
林有表示,在新的起点上,“海丝”核心区将开启新征程,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创发展新机遇、共谋发展新动力、共拓发展新空间,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里续写“海丝”互利共赢的辉煌新篇章。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