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 本网讯 (作者 佟庆和 )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依托生态优势激活乡土潜力、带动农民增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中纪央媒网执行主编田立会深入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龙泉村,走进陶缘茶叶种植合作社,实地调研这片绿水青山间,生态产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沂南县铜井镇龙泉村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群山环抱、清泉潺潺,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孕育了优质的茶叶生长环境。曾经,这里的绿水青山虽美,却未能充分转化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不少村民守着好生态,却因缺乏产业支撑而收入微薄。2016年,陶缘茶叶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以“守护生态、发展茶业、惠及乡邻”为宗旨,开启了“以茶兴业、以业富民”的探索之路。
您看这连片的茶园,既是绿色屏障,也是咱老百姓的“钱袋子”合作社董事长李淑峰指着漫山的茶树向田立会介绍。合作社成立之初,便确立了“不毁林、不占田、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原有荒山荒坡上开垦茶园,既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态,又盘活了闲置资源。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周边300余户村民参与,其中包括不少脱贫户。
田立会与正在茶园采茶的村民李大姐攀谈起来。“以前家里就几亩薄田,一年到头忙下来剩不下几个钱。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有固定租金,我在茶园打工一天能挣100多块,年底还有合作社的分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李大姐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据了解,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为村民带来稳定收益,同时提供采茶、炒茶、包装等就业岗位,年均为周边农户增收3万至5万元,辐射带动龙泉村及周边5个村的集体经济年均增长10%以上。
在合作社的茶叶加工车间,阵阵茶香扑面而来。负责人介绍,合作社坚持“生态种植、精品培育”,从种植到加工全程严控品质,打造的“龙泉春韵”等茶叶品牌,凭借原生态品质赢得市场青睐,产品远销省内外,年产值突破800万元。“我们不仅卖茶叶,还搞起了茶文化体验游,游客来茶园采茶、品茶、体验炒茶,带动了村里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生态旅游的附加值让‘一片叶子’带活了整个产业链。”
调研中,田立会详细询问了合作社的运营模式、村民参与机制及未来发展规划,对合作社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茶香满园”的产业优势,进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做法给予肯定。他表示,陶缘茶叶种植合作社的实践,正是“两山”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的鲜活样本:守住了生态底线,才能让茶叶有品质;做活了产业文章,才能让农民得实惠;凝聚了乡邻合力,才能让乡村有活力。“从‘养在深闺’的绿水青山,到‘茶香飘远’的富民产业,龙泉村的变化印证了一个道理——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让农民成为最大受益者。”田立会感慨道,陶缘合作社的探索不仅为沂蒙山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彰显了“两山”理念的实践力量:唯有守护好生态底色,才能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走得更稳、更远,让更多农民在绿水青山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夕阳下,茶园与村庄相映成趣,茶香与笑语交织成歌。这片浸润着“两山”理念的土地,正以蓬勃的生机,书写着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朱京平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