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厚植沃土,激发活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三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4341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1.jpg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精准有效的政策护航民营企业茁壮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2月17日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记者在重庆、江苏、山东等地调研时深切感受到,政府部门持续在政策措施上用力、在服务企业上用心,民营企业聚焦主业加快创新发展,政企“双向奔赴”,营商“软”环境更好助力锻造企业发展“硬”实力。

  金融活水托举“小巨人”破浪

  “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

  走进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将芯片送上生产线,经过自动清洗、表面贴装、芯片封装、镜头装联等工序,一颗颗摄像头模组就此诞生。

  天实精工于2017年8月投产,专注高端摄像头的研发生产。创业初期,公司租用重庆渝北区政府的过渡厂房,由于缺乏自有资产且利润低,从银行贷款困难重重。

  “当时只能选择成本高昂的融资租赁方式维持公司运营。”天实精工副总经理蒋鑫宇回忆说。

  2020年,天实精工陷入资金紧张困境。就在公司管理人员焦头烂额之际,渝北区金融办主动上门,送来区政府与多家银行机构合作推出的“上市贷”产品,为企业融资提供纯信用、无抵押信贷服务。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蒋鑫宇说,公司迅速申请了3000万元的“上市贷”,且贷款很快到账。“有了这笔资金,我们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再获提升,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2月底,天实精工账上又多了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这是公司申请的“技改专项贷”,用于更新智能化设备,提升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

  “现在的融资环境好了,渠道多了、利率低了。”天实精工财务总监白元生说,公司平均融资成本由2019年的5.3%下降到如今的3%,负债压力大大减轻。

  天实精工的进阶之路,折射出当地政府多维联动破解民企融资难题的创新探索:初创期有“科信贷”,成长期有“上市贷”,技改期有专项贷……阶梯式政策为不同成长阶段企业“量体裁衣”,让企业敢投入、敢创新。

  金融活水润泽万千民企。政府架桥,纾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堵点,打通银企对接的“最后一公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力量。

  协同创新实现“链”上共创共赢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峰值功率达808W!就在上个月,设立在江苏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其研发的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电池组件,经认证成为全球首块功率突破800W门槛的工业标准尺寸光伏组件产品。

  “十年磨一剑!我们从2014年开始深入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除了与多所高校合作,还在政府支持下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合力推动下一代光伏技术变革。”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兴奋地和记者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为加快推进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全面提升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这一背景下,2024年3月,在江苏省政府和常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光伏产业“链主”的天合光能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并联合产业链相关龙头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瞄准叠层电池产业化进行协同创新。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实现创新全覆盖,政府搭建融合协作平台,引导行业通过联合研发、共享专利,打破‘各自为战’局面,携手走上破除内卷、共创共赢的发展道路。”高纪凡坦言。

  “对于天合光能来说,最重要的基因就是研发创新。”高纪凡表示,政府支持、产业协同,让企业更有信心、有底气在前沿技术创新上奋勇向前。

  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政府积极培育科创土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研究者和投资者,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

  精准施策护航企业克难前行

  “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对企业一视同仁。”——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

  从提交注册申请到产品上市仅用4个月,较常规周期缩短近1年时间;生产许可审批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3天,效率提升超6成……近期,山东青岛圣桐营养食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罕见病特医食品实现提前一年上市。

  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此次推出的两款食品,适用于遗传性氨基酸代谢障碍患者,这类患者只能食用特定特医食品,否则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多脏器受损等不可逆后果。”公司研发总监徐庆利介绍,此前国内没有针对此类罕见病的国产特医食品,患者只能通过价格高昂且供货不稳定的跨境购渠道获取。

  据了解,2024年9月圣桐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两款产品的注册申请,2025年1月便快速获批。

  “过去这类特医食品企业注册大约要耗时一年半,现在4个月就完成了。”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处长高青松说,特医食品注册流程复杂,涉及研发、生产、临床等多环节审查,最后还需现场核查。

  面对罕见病患者“等不起”的困境,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建立“特医食品优先审评通道”,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启动“优先审评”帮扶机制,并在注册获批后主动上门服务,专家团队现场指导,将审批时限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帮助企业打通产品上市“最后一公里”。

  “生产许可审批极限压缩,政府陪跑、专家指导,服务再升级,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企业副总经理于程鹏感慨。

  高效的审批速度背后,是政府支持民企发展政策红利的精准释放和审批机制的全面优化。

  春江水暖鸭先知。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改善营商环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积极创新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提高政策精准度,强化执法监督,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鸭群“管”稻田 五常肆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 蹚出生态富民路 《香蜜湖“红色物业”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从 “散种” 到 “品牌”:广太镇绿化苗木借电商与专业市场创 “金字招牌”
共议文商旅体融合,常州书记、市长请来赞助“苏超”那家烧烤店 香港再发黑色暴雨警告 市场忧虑美对台关税 台股汇齐跌 “绿色情书!”极危物种跨越百年归来 40℃高温下的“动物派对” 卡拉麦里野生动物扎堆喝水 场面超震撼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期待在多领域增进对华务实合作——访土耳其伊兹密尔市长图加伊 海南洋浦口岸沥青出口量激增,“无感通关”助推自贸港外贸发展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中国科学家揭示水稻“无胚”之谜 八月,别忘记喝“这碗汤”,汤品鲜美,营养易消化,错过太可惜了
如何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众美记:园区冠军其实更难 湖人战绩比对手强但没了主场优势 长安汽车7月销量超21万辆 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超73% 男子还原“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过程 判了!李凯馨“辱华录音”系前助理伪造 须实名道歉60天
孩子“乐在其中”,家长“忧心忡忡” 儿童电话手表如何“回归正轨” 抗战影像记忆|东渡黄河第一战 谷歌“虚拟卫星”AI 模型问世:可提供近乎实时的地球视图 少林寺这一新变化,引起外媒关注 中国经济新看点丨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追寻英雄荣光:港青八一访南昌 体验革命热血情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世界级多元盛宴今启幕! 第12届世运会蓉城上演非奥运动万花筒 船锚系民心——探访渔港法庭的“靠前服务”
探索非遗魅力,陕西文化盛宴吸引国际友人参访 《南京照相馆》登顶7月票房冠军,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冲锋在前显担当 “奔跑民警”林勇的军魂与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