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执行主编:田立会 作者 张列潮)“动动手指,水管漏水的问题半小时就有师傅上门修好了!”福田区香域中央小区居民蔡阿姨最近通过微信报修功能体验了“香蜜湖速度”:拍照上传报修单,30分钟内物业人员到位,不仅专业维修,还将现场清理干净。在香蜜湖街道,一场由党建引领的物业服务变革——“红色物业”,正以快速响应和贴心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红色物业”不是挂块牌子就了事,”香蜜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核心是把党支部建在物业一线,让党组织真正站到服务前端,聚焦解决居民家门口的实际问题。”联泰物业党支部牵头组建“党员技术骨干突击队”,不仅应对日常报修,更制定了年度设施升级计划,优先解决照明昏暗、门禁老旧、健身器材损坏等“痛点”。“感觉环境舒心了,抱怨声自然就少了。”居民范大爷表示。
“红色物业”的温情更体现在对特殊人群的关怀上。创新的“党员责任区”机制将物业党员、社区党员、网格员拧成一股绳,分片包干,定期入户走访高龄、独居、残障等困难群体。管家温灿说:“上门不仅是查看问题,更是陪伴老人,了解需求。”据此建立的“特殊关爱档案”,让代缴费、代采购、提醒用药、联系家庭医生、甚至上门做饭等“关键小事”成为常态。
凝聚人心的社区“阵地”也活跃起来。“红色议事厅”里,业主、党员、物业定期“碰头”,商议环境整治、资金使用等要事;“党群服务微阵地”内,猜灯谜、包粽子、义诊、亲子阅读等活动络绎不绝。“以前连邻居都不认识,现在节日聚一起,微信群也热闹得很。”年轻业主林先生说,“有事好商量,遇难帮一把,小区像个大家庭了。”
如今在香蜜湖,以党建为“红色引擎”,物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盲区”持续消除,一张日益紧密的服务网络正破解着通往居民家门和心坎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从“指尖报修”的极速响应,到“入户守护”的细致关怀,再到“共建共享”的邻里情深,香蜜湖“红色物业”模式正通过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组织保障,将精细化服务的温度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住在这儿,更有归属感了。”居民林先生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一幅品质宜居、和谐温馨的社区图景,在党建引领下清晰铺展。
责任编辑:陈向华 佟庆和 供图: 丁炎辉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